近日收到校友办寄赠的《师大往事》,一一拜读了每篇文章。简洁质朴的装帧,平实流畅的叙述,散发着只属于母校的书香。

夏亿谦老师的文章,记载了校史上一个鲜为人知的科技亮点,读后我深为母校感到自豪;黄柏生老师的文章,回忆了当时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办学,教师高度敬业,学生废寝忘食,充分显示了母校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刘成连老师的文章,带着丝丝的痛楚和淡淡的酸涩,读后抚今思昔、令人兴奋。如今雾霾已经散去,阳光沐浴大地。

蒋风老师的三篇回忆录,记载了他生命中最实在的律动,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命运有时往往用我们的不足推动我们前进。”1984年,蒋风老师出任浙江师范学院院长时,当时学院只有六个专业,办学规模与一年大学的要求差距很大。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仅仅花了三个月时间,省政府就批准了我院改名为浙江师范大学现在我校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十七个学院六十一个专业的学科齐全的省属重点大学。这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蒋风老师早在1979年就招收了儿童文学全国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可是,当时学校的整体条件尚不符合授予硕士学位的要求,此后走过长达十八年的荆棘路,梦想终于变为现实。蒋风老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始终坚持努力,在事业上奋斗不息。他的经历和精神,让我激动不已、钦佩万分、心生敬意!

周舸岷老师所写的大量回忆录,贯穿我校艰苦创业、首次升格、再次升格、南迁金华、一分为三、艰难重建的全过程,内容丰富多彩,文字精练生动,读后让我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周舸岷老师连同陈淑钦老师所写的文章多达二十篇,篇篇震撼我的心灵。品读他们的回忆录,往昔纯真之情拂面而来,对照当下社会之浮躁,大有清澈人心之效。

周舸岷老师的《从里桐坞到王马巷》一文,令我回忆起在杭州郊外里桐坞曾经生活过的日子。那村口的古树、山间的溪流、农家的炊烟,一一浮现于眼前。那时,生活虽然清苦,但大家毫无怨言。我们心里想,目前的一切都是暂时的,未来是可以期待的。周舸岷老师的《押镖》一文,描述了在枪声流弹中把两车教学设备从台州运回金华的传奇经历,颇像武侠小说中常写的镖师走镖,文笔诙谐幽默,又处处是实情实感。这些珍贵的回忆,引发我们无穷的思考。

掩卷沉思,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师大往事》让我们从精神上回忆往事、观照曾经、反思过去、展望未来。篇篇回忆都能打动人心。这些都是经过时间长河的冲涮而沉淀下来的、去沙留金的弥足珍贵的记忆。跌宕起伏的动人篇章,全景式展现了母校在风雨征途中披荆斩棘的艰难发展史。桩桩往事在校友的心里都能产生全新的心灵体验。母校永远是一个令人怀念的圣地。我衷心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辉煌!

《师大往事》既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又可作为今后发展教育的借鉴。我强烈要求《师大往事》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让社会分享,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2014年2月22日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