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专56(二)班十三位同学和五位家属于四月十五日重返母校举行以“看望恩师、感恩母校、同学相聚”为主题的第十三次同学会。
家住金华的恩师仅有两位,第一件事就是上门拜访吴鸿儒老师。他首先请我们参观他的家庭花园,花园里花种繁多,琳琅满目。吴老师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他种花爱花的有趣的退休生活,并用颤抖的双手摘下一朵朵漂亮的玫瑰送给同学们,这就是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吧!
同学聚会安排在当天晚上,我们邀请了汪万年老师同进晚餐,共叙师生情谊。汪老师虽已至耄耋之年,但仍然精神矍烁,他与同学们一一握手,互相问候。他声音宏亮地回忆说:“数专56(二)班积极向上的班风、你们刻苦学习的岁月,让我记忆犹新。想当年,我刚从学校出来,年龄与你们相仿,虽然已有五十多年未见了,大家都老了,但我还能说出小部分同学的名字。”寥寥几句就道出了浓浓的师生情,让我们一起回到了青春岁月……同学们频频举杯感谢汪老师的辛勤教诲!
聚会的第二个议程,就是为八十大寿的林道立、许良井、刘洁、厉绍祥四位同学祝寿,并赠送礼品,寿星们一一发表肺腑之言,感谢同学的祝福!
四月十六日,是浙师大更改校庆日后的第一个校庆日,校友办敖康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母校的近况,特别是听到母校的综合实力已进入全国高等院校百强行列并跃居全国第85位时,我们尤为高兴与自豪!我们还参观了校史馆,见到了母校的飞速发展。凸显浙师大办学特色的非洲博物馆更是引人注目,馆内陈设的非洲文物和非洲风情,吸住了大家的目光,只听见咔嚓、咔嚓的相机声连续不断!
宏伟漂亮的正大门是同学们急于参观的地方,尤其是它的巧妙设计更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刻有“浙江师范大学”六个大字的大门高高矗立在我们眼前,抬头仰望,其高为19.56米,它的一百倍正好是母校诞生之年,也正是我班同学投身于母校怀抱之年!1956年对我们数专56(二)班的同学来说,是有特殊情感的一年,在此拍上几张称心如意的照片留作纪念是大家的期盼!
半天的所见所闻,自然而然勾起了我们对往事的回忆:1956年创办的母校是一所普普通通的专科学校,仅设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五个专业,在校学生数只有800余人,上课的教室还是毛竹大棚呢!离别母校五十多年的今天,您的规模变大了,在校学生达三万之多;您的办学实力提高了,三千多亩的校园更加美丽了!
本次同学会,校友办为我们安排了一天半的观光旅游:游览了赤松黄大仙祖宫、全国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兰溪诸葛八卦村、全国洞府泉流航游之冠――兰溪市地下长河等金华市三个著名风景胜地。童心与青春活力共存,开心与健康长寿同行。在游览赤松黄大仙祖宫时,我们喜坐“摇头飞椅”,似乎全都返老还童,我们这些八十岁上下的老顽童也逗乐了在场的其他游客,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起来。美丽的瞬间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让我们重温孩提时的美境!
同学会期间,浙师大校友办主任傅江平老师,在百忙之中曾多次前来看望我们,谈往事、论当前,与老校友面对面交流,畅谈感受,并表示今后一定会更好地做好老校友工作并希望老校友一如既往地关注母校的建设与发展!
与母校阔别五十七年的今天,让我们感悟多多:
想当年,血气方刚、志向远大的帅哥和靓妹们,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在母校的培养与教诲下,巩固了专业思想、获得了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树立了坚强的信念:“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教书、勤勤恳恳育人”。这一信念让我们终身受益并支撑着我们走过近四十年的教育生涯!
数专56(二)班今年59岁,同学们从相识到相知即将60载,都是八十上下的老人了,有的年岁已高行动有些不便,未能参加本次同学会,但他们与我们一样具有一颗感恩母校之心,关注着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坚持多年的小额捐款直到现在。本次同学会特地选择重返母校,代表全班同学向校友办认捐校友林专款2000元。“感恩母校、不忘师恩、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这是我们的寄语。
四月十八日,同学会圆满结束!“保重身体、健康长寿、下次再见”这是与会者共同的心愿!
第十三次同学会顺利举行,应感谢老班长庄国柱同学的热心导航!应感谢浙师大校友办的热情接待和支持!应感谢张美君、徐家逞、郭海萍三位同学所付出的一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