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浙师院)的第一个学生文学社团――野葩诗社,第一本学生同人诗刊――《野葩》诗刊,或许要加一个限制词:恢复高考后。我想,校史上应该记上这么一笔。
那是1978年11月21日,中文系七七一班的扬或君、文或君、陈平君、海川君和天目君,五位诗歌爱好者聚集在5220寝室,谈诗论词,雅兴十足。忽发奇想,发起同人文学社团,创办同人诗刊。于是,苦思冥想,起名野葩诗社,寓意高村荒岭的奇葩。我是班级黑板报主编,自然被推举为社长。
但在“心有余悸”的年代,能不能成立民间文学社团,五介书生心中没谱。于是一遛烟跑到教工宿舍,分头向蒋风老师、叶葆汉老师、叶柏村老师请教。当我们说明意向后,想不到几位老先生都给予热情鼓励,并答应一旦出诗刊,他们将会为诗社题赠诗词志贺。
老师们的支持给予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大家除了创作和整理自己的诗稿外,还分头找来钢板铁笔,自己动手刻写蜡纸。并得到文印室的支持,同意为我们免费油印50份创刊号。
经过一个多月的酝酿和筹备,《野葩》诗刊雏型初成。三位老师如约送来了题赠诗稿。叶葆汉老师送来新旧体题诗各一首。蒋风老师题赠了贺诗《祝一个小诗刊的诞生》。叶柏村老师在诗前题注:“中文系同学组织成立《野葩》诗社,意在争鸣于新时代之春。索稿于予,喜录近作一诗一词以付。”老师们的题赠,给小小诗刊增色许多。
1979年元旦,“诗刊《野葩》在繁花似锦的土地上绽开了她的第一朵蓓蕾。”正象在《发刊词》中所说:办好一个刊物,自然不象喝咖啡那么简单,何况我们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手。我们的主要意思还是为了做一次抛砖引玉的尝试,借以倡导一种良好的写诗风尚。因此,热望每一个诗歌爱好者给予支持和帮助。
《野葩》诗刊定的是双月刊,其实只编印了一期,创刊号也就成了终刊号。创刊号收了我们创作的21首诗作和2篇评论,还选登了6首《天安门诗抄》,薄薄的28页,共印了50本,分送老师和诗歌同好。盛子潮君闻讯特来交流,后来,他们便于当年的6月也油印出刊了《青竹》文学刊物。
张翔 (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77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