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浙师大前身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已经50多年了,可是孙正容教授的历史要籍介绍课讲得引人入胜,生动活泼,历历在脑中回旋,尤不能忘,可见印象十分深刻。孙教授讲解《史记》中的《陈涉世家》说:“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一位老实朴素的农民辛勤耕作时发出愤懑的情景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孙老师每一次课,仿佛都把我们学生引入那时的历史前沿,使我们学生倍感兴趣,我班一位女同学屠巧仙对我说:“师大历史系的学习,很多老师的讲课内容记不起来了,独有孙正容老师的历史要籍介绍内容,至今还能记忆犹新。”可见孙老师讲课艺术高超,对学生感染深刻,印象的确久久不散。

    孙正容教授,字端倾,号乔叟,曾名济川,著名历史学家,浙江瑞安人,1908年生,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史学系,历任杭州市立中学、浙江省立第五中学、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浙江联合高级中学、温州师范学校、瑞安中学教师、国立浙江大学讲师、国立中正大学副教授、国立暨南大学、国立英士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时期,孙正容老师还担任过浙江省立浙东第一临时中学校长,在民族危亡之际,率领来自沦陷区的流亡师生,辗转于浙南、浙西的崇山峻岭之中,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致力于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事业。

孙正容教授是浙江师范大学元老之一,1956年浙师大前身杭州师专创办时,他即来校工作,曾任历史系教授、历史系主任、校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历史学会顾问、西湖诗社理事等。他品德高尚,热爱浙师大,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

孙正容老师量一位治学严谨、造诣较深的学者,专于明史研究和古籍整理。且擅长诗词、书法,在《历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过十多篇高质量的论文,点校出版了《鸿猷录》(上海古籍出版社)、38万字的专著《朱元璋系年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并获省社科优秀成果荣誉奖,古稀之年仍承担省“六五”重点科研项目《新明纪》,并孜孜不倦地忘我工作。无论是节日假期,还是严寒酷暑,他每天都是分秒必争地伏案研究、撰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孙正容教授是一位诲人不倦、知识渊博的教育家,所开课程,贯通中西,早年编著的《高中新本国史》,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流行的历史教科书之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在半个世纪的教师生涯中,他以极高的讲课艺术,传授知识,有口皆碑,深受好评。他桃李芬芳,学生中如徐规、丁铭楠、苏寿桐、胡玉莹,王正平教授等已成为著名的历史学家和高等学校教授专家。

“才识学三长,史笔如公今有几,诗书文兼善,多能艺事足千秋”,这是人们对孙正容教授最恰当的学术水平与多才多艺的崇高评价。

 孙正容教授1985年逝世,享年77岁。孙正容教授逝世以后,夫人茹平又根据其遗愿,把毕生珍藏的1000多册线装古籍等珍贵图书,赠送给浙师大历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