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名片

和丹·奥斯曼·阿布迪,浙江师范大学杰出校友。2006年—2011年在浙江师范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学士学位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2016年—2022年入职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担任东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非洲影视研究中心副主任;2017年,受聘成为索马里总统顾问,为当时索马里政府最年轻的总统顾问;2024年,任索马里驻华大使;2025年6月,在第十一届亚太地区非洲荣耀颁奖典礼上荣膺“非洲荣耀”年度奖之“非洲之友奖”。2025年11月受聘为母校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名誉教授。
“荣誉属于每个给过我温暖的普通人!”11月5日,索马里驻华大使和丹重返浙师大母校,受聘名誉教授,做客浙师校友北山论坛,与学弟学妹分享“从浙师学子到驻华大使的成长之路”,动情回忆求学岁月。当她与导师毛力群老师相见时,她深情拥抱;当刘鸿武院长介绍其浙师情缘时,她热泪盈眶;当邱利民校长称她“真正的家人”时,她几近哽咽:“金华是我的第二故乡,浙师大是照亮我人生的灯塔。





浙师扬帆:跨文化的求学旅程
“回到浙师就回到了娘家,浙师已经融入我的生命,见证我少年求知的执着,也见证了我成长的每个脚印。”2006年,怀着梦想的和丹跨越重洋来到浙师校园,开启了一段浸润书香与温情的求学岁月。初到中国,语言是一道需要逾越的障碍。和丹拼命地学中文,坚持每天与中国人练习口语。“浙师大的学习氛围非常好,我的中文水平在这里突飞猛进”,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不仅练就一口流利的中文,更在2010年斩获CCTV汉语桥在华留学生银奖。
和丹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从非洲博物馆讲解员到校新闻中心广播电台播音员,从干事到文艺部副部长和院学生会副主席。她曾与同学共同制作了五年的双语类节目,“很多留学生都喜欢听我的节目”。当她的节目涉及热点话题时,会有不少留学生主动和她联系,探讨各自的想法,也有不少留学生把她当作“中国通”,询问与中国有关的各种问题。这些经历见证着和丹于浙师就读时一点一点地融入了中国的学习生活,用踏实的脚步丈量成长的轨迹,与中国大地亲密结合。
“真正的学习,其实从来不止于课堂。”菜场阿姨传授分辨时令蔬菜的智慧,数学老师一遍遍用英文讲解的耐心和“不怕慢就能走得远”的赠言,同窗好友的嘘寒问暖与鼓励,还有北门卖早点阿姨的亲切问候----这些流淌于日常中的烟火暖意一点点温暖着和丹,成为她融入中国的注脚,加深了她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学术实践:架起中非交流的桥梁
“我真心希望能够为促进中国和非洲互相了解,互相信任,共同发展起到作用。”2016年在浙大攻读完博士学位后,和丹婉拒了多家跨国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到培育她的浙师大,从非洲研究院一名普通教师做起。在非洲研究院任职期间,她满怀热忱投身于中非研究与交流事业。作为非洲研究院东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副教授及硕士生指导教师,她与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多次深入尼日利亚、南苏丹、坦桑尼亚等非洲多国开展实地调研,与刘鸿武院长创办中国尼日利亚阿布贾论坛、中国南苏丹智库论坛,积极地促进中非合作。
2016年初,尚在浙大读博的和丹受非洲研究院张勇老师的邀请,共同拍摄一部讲述非洲人在中国的纪录片——《我从非洲来》。毕业之后,和丹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我想谈非洲人在中国的真实生活。”怀着这样一股信念与热情,她几乎放弃了绝大多数休息时间,一直在准备拍摄事项,事事亲为,精益求精。结果也值得庆贺,纪录片入选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国际电影节,被赞比亚卢萨卡国际电影节选为开幕影片,并荣获“2017中国网络影视年度最佳纪录片奖”“2017CCTI-BPA智库最佳实践奖最佳活动”一等奖,在央视和非洲多国开播,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
外交使命:共绘合作新篇
2017年,和丹受聘担任索马里总统顾问,成为当时索马里政府中最年轻的总统顾问和唯一一位研究“中国经验”、聚焦中索合作交流的学者。她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摆脱贫困》等著作中汲取中国智慧,认为书中谈论的问题正是当前非洲减贫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对非洲国家治理国家、发展经济具有重要借鉴参考价值。她将对中国发展的深刻观察转化为推动索马里建设的智慧,为索马里发展建言献策,助推中索两国经贸合作。凭借卓越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学术涵养,她于2024年被荣任为索马里驻华大使。
作为新任大使,和丹肩负着推动中索关系深入发展的重任。她在《中国日报》英文版等媒体上发表多篇新闻评论,在英国BBC广播台驳斥西方对华不实言论,积极发声,力挺中非合作。2024年,她更是作为联名学者之一,收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复信。
2025年11月5日,浙江师范大学聘任和丹校友为非洲研究院名誉教授,此举延续了她与浙师大深厚的情谊与共同的使命。“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理解能够消除隔阂,教育让我们相遇,信任让我们同行。”在和丹大使的帮助与支持下,中非教育合作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中索、中非的友好关系谱写新的篇章。
从浙师学子到教师再到驻华大使,和丹与母校浙师大的二十年情缘,生动诠释了她从一名稚嫩的留学生到深谙中国国情与文化、兼具学术底蕴与外交智慧的大使的蜕变。她不仅是索马里的外交大使,更是中非友谊的桥梁,她以自己的人生轨迹诠释了“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深意。她像一粒种子,在中华沃土中生根发芽,而今已成为连接中非的参天大树。在她的感召下,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人携手同行,将文明互鉴的力量跨越山海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