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文学子而言,情怀是最宝贵的东西,有一些感情是永远无法丢弃的。”徐剑艺老师的颁奖陈词句句说到了人文学子的心坎里,也引起了师大人的共鸣。品味着浓浓的人文情怀,我们来看看5月1日“砺学践行奖学金”设立仪式暨“徐剑艺、顾亚维奖学金”颁奖典礼现场。
2006年,人文学院中文系78级校友徐剑艺设立了人文学院第一个奖学金项目,2015年更是设立了100万元的“徐剑艺、顾亚维教育基金”,旨在促进人文学院优良学风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人文学子在学术、考研、创业、学生工作等方面锐意进取。今年,适逢我校60周年校庆,人文学院中文系82级校友秉承恩师的反哺精神,怀着对母校、对学院的一份感恩之情,以人文学院82级中文系全体学生的名义向人文学院捐款设立基金。此外,人文学院汪伯江校友在校庆期间已捐赠82万元,用于文化校园建设。在本次活动中,人文学院中文系82级校友、徐剑艺校友(中文系821班班主任)以及获得徐剑艺、顾亚维奖学金的在读人文学子“三世同堂”,见证了一次关于感恩与“反哺”的温暖仪式。
5月1日上午,人文学院中文系82级“砺学践行奖学金”设立仪式暨2015年度徐剑艺、顾亚维奖学金颁奖典礼在人文学院四楼研修室隆重举行。青鸟集团总裁、人文学院78级校友徐剑艺以及中文系82级70余位校友受邀出席。参与活动的还有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李翔翔,党委副书记莫世亮,以及徐剑艺奖学金获得者。奖学金设立仪式和颁奖典礼分别由人文学院王生国老师(82级院友)和莫世亮老师主持。
“感谢同学们对学院、对恩师的挂念,是心中那份永远不变的情谊使大家时隔三十年再一次在母校相聚!”活动在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李翔翔热情洋溢的陈词中拉开了序幕。致辞中,李书记通过“变”与“不变”向大家介绍了人文学院的近况,强调在30多年的时间里,人文学院的培养平台、办学关注点、师资队伍等发生了变化,但“以人为本、以文育人”的办学理念,师范特色与学生素养的培养重点以及深厚真挚的师生情谊却是始终未变。
之后,人文学院中文系82级校友代表陈宝清、陈力强以及王丹军、毛岳君分别向人文学院赠送了“砺学践行”书法匾和“砺学践行”基金票牌,这一奖学金的设立旨在激励在“砥砺立志、践行学习、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四个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在校学生。随后,由绍兴天泉山房藏书馆馆长汪伯江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何苏六作为人文学院校友代表发言。其中,汪伯江校友表示“希望师大的学子们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勤奋刻苦,争取超越我们这些前辈。”何苏六校友则从“精神、想象、实干”三个方面对人文学子提出了要求,希望人文学院学生都能成为富有坚韧精神、敢于大胆想象、能够认真实干的优秀人才。
“助学捐赠是一件传播温暖与希望的善事,更是师生之间人文情怀的一种传承。”人文学院莫世亮副书记在发言中提到。2006年,曾经的人文学院中文系821班班主任徐剑艺老师成立了人文学院第一个奖学金项目。而人文学院中文系82级“砺学践行奖学金”则是人文学院首个以年级形式设立的奖学金。这一前一后两项奖学金的设立,传递着一份师生感念的情怀。
随后,现场宣读了获奖学生名单。胡方方、钟芝红、项雨峥、人文记者团等30个个人或团体获得本届奖学金,徐剑艺校友为获奖学生颁奖并陈词:“对人文学子而言,情怀是最宝贵的东西,有一些感情是永远无法丢弃的。”拥有师大“学生”和“老师”双重身份的徐剑艺在人文学院度过了10年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他眼中,人文学院就像一位精神上的母亲,给予他灵魂的滋养。“风光、富有的母亲不一定是最好的,真正精神上的母亲是朴实而无华的,对你的一生都会有深刻影响。”徐剑艺如是说。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38班的金恩芳代表全体获奖学生向徐剑艺夫妇以及给予获奖者引领栽培和鼓励帮助的人文学院全院师生表示感谢。在颁奖典礼结束后,徐剑艺与与会领导、奖学金获得者合影留念。
砥砺立志、践行学习、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自觉地学习,自由地生活,
遇见的下一个自己不一定站在领奖台上,
却一定是最好的自己。
文字|王芋心、陈鹤凌
图片|太振鳞
编辑|朱琳畅
来源|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