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浙江师范大学和丹·奥斯曼·阿布迪名誉教授聘任仪式在学校行政中心举行。

索马里驻华大使和丹·奥斯曼·阿布迪、大使顾问穆罕默德·阿卜迪拉赫曼·阿卜迪,浙江师范大学校长邱利民,党委委员、人事处处长刘洋,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等出席聘任仪式。

仪式上,邱利民向和丹大使颁发浙江师范大学名誉教授聘书。

“回到浙师就像回到娘家,浙师已经融入我的生命,见证了我少年求知的执着,也见证了我成长的每个脚印。”和丹大使向浙江师范大学授予自己名誉教授表示感谢,并深情回忆在浙师学习、工作的历程。她指出,二十年前我在浙师学习如何看待世界,如今我身处外交岗位,思考如何让世界彼此理解。身份虽变,初心未改。我始终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理解能够消除隔阂,教育让我们相遇,信任让我们同行。感谢浙师,让我在异国他乡找到方向和归属感。如今,我的舞台更广,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但我是心愿始终如一。我愿继续做一座桥梁,让中索两国在交流中携手,在合作中共行,在共同的繁荣中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印记。

“和丹大使,既是母校的骄傲,更是我们珍视的家人。”邱利民指出,和丹大使以名誉教授的身份重回母校,助力非洲研究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仅是学校的喜事,更使所有浙师人倍感亲切和自豪。从学生到老师,和丹大使在浙师度过了近十年的求学和教研时光;不仅是中非教育合作的亲历者,更是浙师非洲研究从播种、萌芽到枝繁叶茂的见证人与推动者。希望和丹大使继续倾力相助,助力学校非洲区域国别学研究和综合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她的故事,是一部个人奋斗与中非友好相交织的动人篇章。”刘鸿武表示,和丹大使是浙师大培养的杰出校友,是从学术殿堂成功走向外交舞台的卓越代表。和丹大使深谙中国国情与历史文化、精通中非关系与中索关系,兼具学术底蕴与外交智慧,她的加入将为浙师学科建设、非洲研究事业发展以及中非关系注入新动力,为中索、中非友好关系谱写新的篇章。

人事处、国际处、校友办、非洲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仪式。


当天下午,和丹大使还赴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讲座,与母院师生分享自己是如何从一名不会说汉语的浙师留学生,成长为一位了解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的驻华大使。她表示,希望同学们勇敢走出舒适圈,在多元交流中开拓视野、磨砺自我,既要珍惜时光把握机遇,也要坚守文化根脉、保持文化自信。无论未来走向何方,每一位学子都能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挑战,用持续的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
此次讲座也是学校“非洲大使·浙师行”系列活动之一。


和丹·奥斯曼·阿布迪,2006年—2011年在浙江师范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学士学位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2016年—2022年入职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担任东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非洲影视研究中心副主任;2017年,受聘成为索马里总统顾问,成为当时索马里政府中最年轻的总统顾问;2024年,荣任索马里驻华大使;2025年6月,在第十一届亚太地区非洲荣耀颁奖典礼上荣膺“非洲荣耀”年度奖之“非洲之友奖”。
和丹在浙师求学期间,曾担任非洲博物馆的讲解员、校新闻中心广播电台播音员,获CCTV“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银奖。2016年博士毕业后,和丹婉拒了多家跨国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选择回到培育她的浙师大非洲研究院,从一名普通教师做起。在非洲研究院任职期间,和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与创造力投身于中非研究与交流事业。作为非洲研究院东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副教授及硕士生指导教师,她多次深入尼日利亚、南苏丹、坦桑尼亚等非洲多国开展实地调研,深度参与创办中国尼日利亚阿布贾论坛、中国南苏丹智库论坛,在教学、科研、纪录片拍摄乃至非洲博物馆的建设中,均留下了扎实而深刻的足迹。和丹还在国际舆论场中积极发声,通过BBC等国际知名媒体有力驳斥西方对华不实言论,还在国际主流媒体撰文,持续强调中非合作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