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沈卫军校友在浙江师范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深情寄语2025级新生。
传承浙师精神 勇逐人生梦想
——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97届校友
沈卫军
2025年9月1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我是沈卫军,1993级化学专业校友。今天很高兴回到母校,参加2025级学弟学妹们的开学典礼。首先,我要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祝贺——欢迎成为“浙师人”!
此刻看着青春洋溢的你们和亲切的老师们,我不禁想起三十多年前,那个同样站在这里、心怀忐忑却又充满期待的自己。在浙师求学的岁月,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实验室里瓶瓶罐罐的清脆声响,老师严谨而温暖的目光,红楼前的梧桐落叶,一切都让我至今难忘。我尤其感激,在浙师收获了两件受益终身的礼物:一是让我锚定人生方向的学术理想,二是与我并肩作战的人生伴侣——我的夫人,她和我一样,是从浙师走出的校友。可以说,我们的每一步,都镌刻着“浙师人”的印记。
今天,我想以一位在科研与创业路上行走了二十多年的学长身份,分享三点感悟,与学弟学妹们共勉。
一是厚积薄发: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大学不是“轻松通关”的驿站,而是“积蓄力量”的沃土。在我印象中,母校尤其注重基本功的培养。当年做实验,那些看似枯燥的称量、记录,恰恰训练了我严谨的科研习惯。后来我在美国读博士、在诺华和Scripps研究所领导创新药物研发,专注于代谢类疾病的研究,主持50多个研发项目、获得30多项国际专利,目前有多个项目正在美国进行临床实验,并转让给了国际药企,收益超过一亿美元。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在浙师打下的扎实根基。请你们一定珍惜在浙师的每一门课程、每一次实践、每一个与老师深入交流的机会,这些都是在为自己未来“蓄能”。
二是学以致用:从“科研”到“创业”,都是让知识拥有价值。真正有价值的学术,从不远离现实。社会真正需要的,永远是能“解决问题”的人。2012年,我离开诺华,跟Peter Schultz教授一起创办了新药研发机构Calibr,让基础科研的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病房,真正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造福患者。2022年,我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科研环境,第一次把“试验台到病床边”的新药研发新范式引入国内,在深圳湾实验室创建了转化医学中心;2025年我又回到家乡绍兴成立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把新药研发事业扎根在故土。一路走来,无不深受母校的影响与激励。母校给予我的,不止是专业素养,更是一种“把问题转化为解决方案”的信念。学弟学妹们一定要保持好奇、保持敏锐,不只做读书人,更要成为实干家。
三是众行致远: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更远。没有谁能够独自成功。从我们在美国创办Calibr, 到深圳湾实验室、再到绍兴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和昌平国家实验室,每一个关键突破,靠的都是团队夜以继日的充分信任与协同合作。这些年我都有参与母校校友活动,看到越来越多浙师人在各行各业发光:有人扎根教育一线,有人深耕科技创新,有人助力乡村振兴。虽然领域不同,但都带着“浙师人”的精神烙印:求实、务实、扎实。学弟学妹们,我们志存高远,也要脚踏实地;我们追求个人成长,更要懂得彼此支持。希望你们在浙师,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在集体中成长。
大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你选择了什么专业,而在于你如何度过这四年。愿大家既能敢于“做梦”,更能踏实“圆梦”。
最后,衷心祝愿老师们身体安康、桃李满天下!祝愿每一位学弟学妹:在浙师,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大的梦想!
谢谢大家!
校友信息
沈卫军,浙江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97届校友。沈卫军博士现任昌平国家实验室转化医学中心主任/领衔科学家,兼绍兴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创始主任/首席科学家,五针松医药(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官。
沈卫军博士毕业于美国Nebraska大学化学系,在Scripps研究所Peter Schultz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曾在诺华制药/基因组学研究所(GNF)任首席研究员、课题组长和Scripps研究所/Calibr创所首席研究员,代谢病总监和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转化医学中心创始主任。沈卫军博士拥有十多年的国际制药公司和转化医学研究所的新药研发经验,主要聚焦于癌症和代谢类疾病新药研发,在小分子药物发现、高通量筛选、治疗性多肽工程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
沈卫军博士主持和参与50多个新药研发项目,并与制药企业达成多项技术转让和项目的合作,经济收益达到上亿美元。 沈卫军博士主导的针对代谢类疾病的GLP1/GIP双重激动剂多肽药物目前正在美国进行临床1期的试验,另外针对炎性肠炎的GLP2长效多肽和帕金逊综合症的长效GM-CSF抗体已经完成美国临床I期研究,还有多种临床前候选药物将在两年内进入临床申报(IND)和临床研究阶段,拥有超过30项专利,在Nature, Nature Chem Biol,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Chemistry, Science Advances, PNAS, JACS, ACIE, JMC等国际著名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此外,还担任内布拉斯加大学化学系的工业咨询委员会顾问、美国多肽协会会员、美国糖尿病协会会员、美中生物科技与制药专业协会 (SABPA)的理事会理事、太平洋联盟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