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许汉云,1958年9月入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原班级是中本58(3)班,是本校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现已退休20余年,退休前系淳安县教委副主任、教科室主任、督导室主任等,在县内兼任县政协、县科协常委、县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县《水浒》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县外兼任杭州市教委督学、市教科研指导小组成员、市陶研会副会长,浙江省“九五”干训领导小组成员,《中国基础教育》杂志特约编辑等职。中共党员,中学高级职称。


许汉云1962年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一个乡村中学,在这个交通极为不便的乡村中学一待就是十年。虽然那个特殊的年代条件十分艰苦,可许汉云却执着于教书 育人,含辛茹苦,安贫乐道,一门心思扎在教育教学上,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学生身上。


八旬老人,退而不休


 从1983年12月起任县教委副主任,一直到1998年10月份退休。退休后的许老师并没有选择去过别人羡慕的老年休闲生活,依然保持每天读书看报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学养。在他的书柜中除了书籍和报纸之外,还收藏着如他所说的“大肚子”书。什么是“大肚子”书?许汉云老师平常喜欢看报纸,看了报纸觉得很重要的文章都剪下来,贴在本子上,一本薄薄的本子逐渐变得很厚,就把它称为“大肚子”书。这些剪贴着很多重要报纸新闻的笔记本,成为了许老师家中的传家宝,融入到了家庭教育和写作中。


许汉云老师虽然退休多年,但对个人的要求从不松懈,一直坚持要求自己多学点儿理论、多用点儿理论;多提高自己、多宣传他人;做一个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学习老人。




勤学善思,笔耕不辍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遇到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许汉云老师除了在乡间中学任教外,又先后在县教师进修学校、淳安中学任过教,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期间他也在县教研室主持全县的教育教学研究,在市、省、国家级报刊发表过《校长要重视教育思想的领导》、《邓小平对教育的论述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根据》、《谈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教育教学论文数六十余篇。


许汉云老师即使退休仍笔耕不辍,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教育、科技、文化历史等文章发表在《今日千岛湖》等报刊上,共有一百多篇。先后出版了《教坛求索》、《少有所教》、《青有所为》、《老有所读》、《把爱心献给下一代》、《千岛湖情》、《千岛湖楹联集》、《〈今日千岛湖〉常用文体写作之鉴》等十余种书籍。他还围绕创建文化名县、淳安教育改革等方面多次为县委县政府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许老师把一辈子的精力都扑在了教育上,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千岛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每在他写的建议材料上均作重要批示,并点赞他:“许老师时时、事事、处处都在关心着家乡的事业,值得大家学习。”




赤子情怀,心系教育


许汉云老师是淳安教育的践行者、奉献者、见证者以及开拓者。是土生土长的淳安人,大学毕业回到威坪唐村中学教书,从乡村中学到县中学最后当了领导干部,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淳安的教育事业。他带领全县中小学校长和广大教师,忠实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他与同事们共同努力。将一个落后的教育县,提升为杭州地区的先进县,跻身于省、市先进行列,创造了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在淳安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019年9月17日,淳安县委四套领导班子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读书会。会上特邀许汉云老师为大家作了《奋斗教育70年 不忘初心,再出发》的发言,受到与会者的高度点赞。


 在淳安中学80周年校庆时,许老师对学校提出了殷切的希望。第一,要不折不扣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第二,要勤教勤学;第三,要重视学校的科学管理以及教育科学研究。当年的青葱少年如今已经两鬓斑白,退休21年始终心系着淳安教育。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已经耄耋之年的许老师,依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情系家乡,为家乡的教育发展献计献策。


许汉云老师将他终生的热情都毫无保留地倾注于教育事业,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淳安这片热土。教育对他而言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成为他生命的底色。他如燃烧的蜡烛,将自己的光和热都照耀在他所深爱的这片教育天地。


在此由衷感谢邵介安校友的来信,向我们介绍其同窗挚友,同时也感谢邵老师一直以来默默关注母校发展,全力支持母校校友工作。


最后,祝愿许老师、邵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