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由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主办、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第47期“丽泽故事汇”在17幢112教室举行。本期故事汇邀请到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92届校友——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蒋虎博士分享他的成长之路,校党委副书记吕迎春出席本次活动,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杨雪龙,物电学院党委书记周军强,物电学院党委副书记阮敏尔,物电学院教师、蒋虎同班同学陈艳燕等教师代表及26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期故事汇,活动由物电学院物理学科负责人高先龙教授主持。

 

念往昔,求学之路砥砺奋进

 

蒋虎的成长受到了东阳这座城市浓厚学术氛围的影响,何祚庥院士的报告会更是激发了他对科研的热情。在求学路上,蒋虎感到非常幸运,从小学的班长经历到初中同桌的激励,再到高中英语老师的关心以及本科、研究生和博士阶段的导师、班主任对他的影响,每一步都为他后来的科研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忆起在浙江师范大学的日子,蒋虎称那是他最快乐的四年时光,他积极参与了足球、篮球等多项体育活动,并经常与朋友们一起攀登尖峰山,享受郊游的乐趣,他强调了体育爱好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蒋虎在浙师大的同班同学陈艳燕老师回忆,蒋虎在浙师大就读时非常刻苦,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学习,蒋虎的坚定和努力是他成功的关键。

 

 

 

看今朝,科研之路卓越向前

 

蒋虎指出,尽管从物理学转向天文学看似是个巨大的跨越,但他认为本质上并没有改变,只要把专业的知识学好、扎牢,大胆尝试跨入相邻专业并不是一件难事。他生动地给同学们普及了相对论在GPS研究中的作用,蒋虎还回忆起在科研路上遇到的最大挑战——“归零”。他回想2022年发射“夸父一号”卫星时,在6-7个月的在轨测试后瓶颈问题仍然存在,但是整个团队都没有退缩更没有放弃,通过不断地艰苦“归零”、解释原因、地面验证后,终于成功发射。这个过程很磨人,但只有敢于“归零”,才能真正找到问题所在。

 

望前路,追风逐浪沐光而行

 

针对卡脖子技术和核心关键技术的发展,蒋虎表示,加强基础科学研究非常重要,关键核心技术的进步需要提升教育水平,教师职业直接关系到基础科技教育的培养,他鼓励同学们提升学历,希望更多的顶尖科技人才投身于基础教育领域。此外,他表示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提升学历的背景下,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将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他对浙师大的发展给予了积极评价,期望浙师大能够继续发展其独特优势,吸引和汇聚人才,在基础教育领域深化研究与实践,推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交流互动与寄语

 

在互动交流阶段,蒋虎对同学们的提问做出了耐心、详细的解答,并对有志于从事航天科学领域的学生提出建议,强调深入学习物理学这一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蒋虎还给学弟学妹们准备了一句寄语——“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做一颗锲而不舍的螺丝钉。”这句话饱含蒋虎对学弟学妹们的深切期望,他希望同学们持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带来的新要求、新机遇和新挑战,并鼓励大家不断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在未来的工作或角色中坚守自己的职责,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展现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母校情长

 

 

 

 

阳光透过树梢,洒在了校园的小径上,斑驳陆离,蒋虎和领导老师们一起漫步校园,回忆着在母校的青葱岁月。走进曾经上课的教室,静谧的学习氛围依旧未变。途经操场,那是他和队友们一起挥洒汗水的地方。感受着校园里的每一丝空气,每一缕阳光,蒋虎不禁感叹,母校永远是自己温暖的家,无论走到哪里,这里都有他最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