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日,浙江师范大学2024届毕业典礼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我校02级物理专业校友、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张峰作为校友代表发言。

 

 

 

张峰,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06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和德国宇航中心遥感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国际辐射委员会(IRC)委员兼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作组组长,曾获德国洪堡学者,日本学术振兴会海外特别研究员,清华大学浪潮集团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奖、留日中国人优秀青年奖等荣誉,先后主持两项重点研发课题和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发表SCIE)论文40余篇。

611日晚,张峰回到在物电学院与研究生学弟学妹在职业生涯与学术科研方面开展座谈。发展联络办(校友办)主任周红霞为他颁发了校友成长导师聘书。

 

 

颁发聘书

 

张峰用坚持一词概括其学术成长之路,并希望大家以热爱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

 

 

座谈现场

 

在回答问题互动方面,有同学提出,科研是否需要天赋?张峰学长幽默的回答,拿诺贝尔奖是需要极高天赋的,但大家如果想像我一样,只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可以。有同学提出,研究没有创新性很苦恼,张峰学长指出,这是研究的必经之路,看似重复的工作没有价值,但对于提升技能和经验有积累作用。磨练久了敏感度提升会有自己的想法,才能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有人看到目前就业环境的不易,也对读研的意义产生怀疑。张峰学长指出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夯实业务基础,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更为重要。不要焦虑阶段性的得失,只要找对方向,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奋斗,就一定会在未来某个时刻拥抱收获。

张峰学长还嘱咐大家,能力好比一把刀,不用就会锈掉,要勤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查阅文献、动手实践的方式去验证问题、解决问题。数理能力决定科研高度,他正是在浙师大本科学习中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才在后面的学术阶段有了长足的进步。

612日上午,张峰作为校友代表在2024届毕业典礼上把母校的引导和启迪分享给每一位同学:一要勤于思考,更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二要敢于拼搏,去追求自己认定的目标;三要学会坚持,不轻言放弃。很多时候,成功靠的不是豪言壮语,而是脚踏实地日复一日的努力坚持。

张峰表示,作为校友,他愿做各位师弟师妹踏入社会、乘风破浪的坚强后盾,衷心祝福各位学弟学妹工作顺利、前程似锦!

 

我的科研之路就是始终坚持

 

在浙江师范大学2024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张峰(02级物理专业校友,复旦大学教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回到我的母校参加各位同学的毕业典礼。此时此刻,看到青春洋溢的你们,内心特别感慨,仿佛看到了自己多年前在学校里穿梭的身影。在田家炳书院举行的第一次班会、在杏园操场的军训、在七幢老数理楼晚自习,在五幢老实验楼开展物理实验,林机教授、童国平教授、彭保进教授,李锋盈教授等老师给我授课的场景历历在目。

多年前,我的心情与在座各位同学一样,满怀激动、不舍与忐忑。激动的是完成人生重要阶段学业,不舍的是要与美好的师大求学生涯告别,忐忑着开启新的征程。今天重回母校,我愿将师大对我的引导和启迪分享给每一位同学。

 

第一,要勤于思考,更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在师大学习期间,我有个本子专门记录自己对课堂内外问题的思考,我会通过在图书馆和使用Web of Science来自学查找文献,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推论。虽然大多问题因为知识有限而搁浅,但正在这种思考和积累让我大四期间,能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SCI论文。这极大鼓舞了我的科研信心,这种自学能力的培养,鼓励我走上科研的道路,使我敢于从事跨学科的交叉领域的研究,让我终身受益。

 

第二,要学会坚持,不轻言放弃

 

大学期间,我参加了师大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比赛,当时我们团队自认为项目和成果很有新意,但我们把大量的笔墨都着重于专业的数理推导与演算,而忽视了对项目的陈述和表达,导致项目并不被他人所看好,校赛成绩不尽如人意,与我们最初的期待相距甚远。但我并未因此气馁而轻言放弃,而是重整旗鼓、不断完善、奋力争取。在这里我也要特别感谢张解放教授和吕迎春书记,他们以伯乐的眼光看到了我们的坚持,也看到了我们这个项目的潜力。在他们的推荐与帮助下,我们的成果作品得以呈送参加省赛,并截获了省一等奖,最终在复旦大学的全国决赛中取得佳绩、斩获全国二等奖。

 

第三,要敢于拼搏,去追求自己认定的目标

 

今天作为校友代表,站在这里的我,也曾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我的英语基础不好,那时候边工作边备考,期间考研词汇随身带,紧抓点滴时间学习,在食堂排队打饭时也在坚持背诵。那段独自奋斗坚持的时光,让我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也磨练了我的拼搏意志。最终,我不负期待、成功考上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生。

读研期间,因为我本科专业为物理学,而硕士转为大气科学专业,真正从事具体研究时发现困难重重。怎样在一个新的领域发现问题并做出科研成绩?我一度为此迷茫过、徘徊过。但也正是得益于在师大求学期间所夯实的数理基础,让我有幸选择大气辐射这个方向作为硕士研究的切入点,开展科研工作。也正是因为坚持与热爱,硕士毕业后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继续出国做博后。一路走来,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就是脚踏实地、日复一日地追求自己所认定的目标。

今天在此,回首这一切的起点,我感谢母校为包括我在内的学子提供的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的平台!同学们,今天我们以师大为荣,相信明天师大会以你们为荣!

我们作为校友永远心系母校,感恩母校,我们愿做各位师弟师妹踏入社会、乘风破浪的坚强后盾!衷心祝福各位学弟学妹工作顺利、前程似锦!衷心祝愿母校再谱华章、再创辉煌!衷心祝福母校领导、老师、同学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