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群均,1991年考入浙江师范大学音乐系,1993年任教于原音坑乡中学,1995年应聘至衢州市电台工作。凭借着出色的个人能力,出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社会交流部主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记者,全国“十佳”节目《晚报浏览》节目编辑、主持,他轻松自然、平稳大气的主持风格也让自己的播音名“望远”随着《晚报浏览》节目的推广而闻名。
4月8日上午,艺术学院“浙师初心故事汇”在17幢教学楼212报告厅开讲,知名校友汪群均在“浙师初心故事汇”上分享他的成长故事,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建阳出席本次活动。
且行且忘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
“如果把时间往前退到1993年,肯定没人相信我能当主持人。”汪群均老师表示,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当直面困难,从容应对。某次普通话考试挂科后的补习中,汪群均的普通话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这大大增加了他的信心,普通话水平也在短期内得到迅速提升。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
1993年,汪群均被分配到开化县音坑中学当音乐老师。当时这份“铁饭碗”工作其实足以让他务农的父母感到骄傲,但是他放弃了这份安稳的工作,选择“北漂”;而当他成为了中国之声总主持时,他又毅然选择成为一名奔波于各灾难现场的记者。对此,汪群均老师表示:“抓住一些机缘巧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汪群均老师称之为“意外后果定律”。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很多身边人趋利避害,我们也同样相信着世界上有多数大公无私的奉献者。汪群均老师显然是后者,夜以继日,坚守初心。
以书润心,与智同行
当谈及主持人这一工作带来的收获时,汪群均老师说:“花点时间在‘无用’的事情上。”汪群均老师提倡大学生在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拓展课外知识量,以开阔自身眼界。每天清晨朗读《人民日报》是汪群均老师近5年的习惯,这能够帮助他发现新的发声技巧。在现场,老师向我们展示了随身携带的《延安时期党的重要领导人物的著作选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提升自我,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发展做出贡献。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
在学弟学妹们提出对未来的迷茫与困惑时,汪群均老师送上寄语:“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应当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胸怀鸿鹄之志,脚踏坚定方向,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