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名片

 

张赛芬,浙江师范大学英语专业98级校友,现任舟山职业技术学校英语教师,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二级岗位),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等荣誉。拥有35年党龄,系党的二十大代表,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春风化雨,桃李满蹊,从教以来,她首创蓝金领育人品牌并躬身践行。

33年班主任生涯中,她连续18年同时担任2个甚至3个、4个职校男生班班主任,并始终以崇高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投入班级建设,所带班级每学年都被评为校先进班级33年来,张赛芬平等地挂念着每一位学生,她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打动着身边的同事,也感染了万千职校学子。

 

 

1129日晚7时,党的二十大代表张赛芬回到母校,为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代表作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四有好教师主题宣讲。外国语学院院长胡美馨、院党委书记俞明祥出席宣讲会。

 

宣讲进行时:直击党的二十大现场

 

 

激动、充实、温暖,是来到党的二十大现场的感受。

激动是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近距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时的心情。北京行,不仅仅是我的二十大时光,更是我们全国人民的二十大时光。从人民大会堂里的一次次掌声,到线上线下的热烈点赞,在二十大时光里,我感受到的是:亿万人民与伟大的党同频共振!

充实是作为代表开好会、发好言、投好票、履好职的担当,张赛芬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次采访和发言,提出职校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等提案。学习报告精神、接受采访、为第二天作准备,参会期间她常常工作至凌晨一点。

温暖来自领导同事的关怀,亲朋好友的关爱,更来自学生的关心与体贴。会议期间正值校运会,张赛芬所带班级的56位男孩主动担任开幕式旗手方阵,围绕操场一圈,他们精神饱满,动作整齐划一,我在没在他们表现一个样,真棒!

 

 

她带来两件礼物,也带回了送给学生的首日封。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张赛芬带来两件礼物。一件是由师生共同制作的船模绿眉毛,船是舟山名片,更有乘风破浪、奋勇向前之意。船模展示盒上印刻着希望之舟四个字,这代表师生共同乘坐这艘希望之舟,一起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另一件是学生家长用整整20万针绣成的党旗,上面绣着永远跟党走五个大字。每一丝每一缕,都饱含着家长对党的歌颂,以及对职业教育的感谢,让海岛的孩子们也能插上技能腾飞的翅膀

而作为3个班的班主任,张赛芬时刻记挂着孩子们,会议一结束,她就去纪念品店购买党的二十大纪念首日封。这是历史的见证,时代的记录,我要送给孩子们,把参加党的二十大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他们分享,让他们和我共同铭记这一光荣的时刻

 

宣讲进行时: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四有好教师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宣讲好二十大精神,是职责使命。张赛芬以高、全、新、实四个字概括二十大报告给她的总印象,高度凝练了读懂二十大报告的3种方法:用数字、用心、用精神。她以精心总结归纳的二十大精神思维导图、数字二十大等内容展开宣讲,带领大家系统学习了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内涵。

肩负神圣职责,履行光荣使命。近100页的PPT,每段文字,每张图片,无不渗透着那来自灵魂的对教育的思考,无不浸染着敬业爱生的底色。我是党员,应该多做点工作,她说,身为职校教师,应该深刻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促进思政与课程有机融合,通过价值引领、素质养成等方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精神成长、专业成才的高技能人才。

 

要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201810月,张赛芬积极响应东西部教育扶贫号召,奔赴四川达州开启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期间她通过主题班会课和心理活动课展示、班主任专题讲座、班主任工作坊坐诊、下系部蹲点指导等形式,为当地教育带去了新理念、新方式。她规范学生校牌和手机的使用,抓好抬头率,提升学习积极性,在她的努力下,学习面貌焕然一新。她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开展职业规划活动,使学生对未来事业产生信心和自豪感。

支教结束后,情系贫困达州学子的张赛芬,积极推动实施“2+1”教育扶贫机制,又主动请缨连续三届担任“2+1”合作班班主任,对达州学子倾注了所有的爱心,成为了他们共同的舟山妈妈

 

要有初心不忘、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

 

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它可以使你总有一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这是张赛芬的座右铭,这句话时刻提醒她不忘初心。她心中的山便是教书育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要有凝魂聚气、传道解惑的教育智慧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秉承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张赛芬创新方法,因材施教,努力培养每一朵花儿,每一棵树苗,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每一届都有连二十六个字母都认不全的学生,她并没采取苦读苦背的方式,而是用自创的小招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同学们从心底接受英语这门学科,更轻松地学好这门课,在她的耐心引导下,更多学生爱上英语,主动学习并积极参加学科竞赛,以赛促学,所带学生在2022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面向人人)零件测绘与综合加工项目中夺得冠军。

 

要有春风化雨、启智润心的教育方法

 

从教以来,张赛芬均主动担任基础薄弱班级的班主任,每年迎新季,她驻扎学校,与学生同吃同住,不仅是班主任,也是生活指导员,她全身心的投入和陪伴也感染着学生,仅1个月就将一个入学考试分数垫底、学生问题多的班级转化成学风优良、凝心聚力的团队。用期待和欣喜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和闪光点;用宽容和耐心应对学生的每一次过错和反复。正是这样春风化雨,启智润心的教育方法,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和引导,进而渐入佳境。

 

要有执着热爱、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

 

当一辈子老师、一辈子班主任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热爱!因为追求,所以执着,因为热爱,所以快乐。连续担任33年班主任,张赛芬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执着追求,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她曾带过患有自闭症或狂躁症的学生,她毫不吝啬地付出自己的爱心与耐心,一点点进入学生的内心,将学生从泥泞的沼泽中解救出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参与感以及人际交往的愉悦感。她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相信只要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她以榜样教育传递蓝金领教育理念,让职校学生认识到在蓝领岗位上,也能创造出金领的价值。在她悉心教导下,一批批职校学子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部门主管。

 

要有教研相通、孜孜以求的教师理念

 

老师有了理想信念,才能把教书育人当做自己的毕生追求。在日常英语教学之外,张赛芬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考证,获得了许多专业证书。为了激励学生,她甚至还考取了钳工中级工证书,能与专业老师一样指导学生。凭着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爱,她用心钻研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后进生转化措施,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方法和经验,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先后编撰出版《中职班主任工作实务》《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读本》《中职学生家庭教育读本》等著作,目前正在编写整理《班主任工作宝典》。身为省级、市级班主任工作室负责人,她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和案例分享活动,与年轻班主任共同探讨在班级管理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策略,通过班主任的育人故事展现教育情怀,提升育人理念。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希望全国广大教师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张赛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三十余载呕心沥血,矢志不渝,用心用情做好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不遗余力、不落一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俞明祥作宣讲总结,他指出,张赛芬老师的宣讲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充分展现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初心不忘、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扎根海岛、立德树人的教育担当;凝魂聚气、传道解惑的教育智慧;春风化雨、启智润心的教育方法;执着热爱、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教研相通、孜孜以求的教师理念。饱含深情富有深意的宣讲背后是她扎根职校数十载所积累的育人智慧和爱生情怀。她是学生的点灯人,躬身践行首创的蓝金领教育理念,不放弃,不错过任何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她是教育的燃灯者,以班主任工作为抓手用爱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不断强化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理想信念,以更加奋进昂扬的姿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教书育人新篇章。

从浙师优秀学子到全国优秀班主任,张赛芬在这条路上走了33年,她以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和对学生的无私奉献,见证了无数种子冲破原野。作为一名拥有35年党龄的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她永葆教育热情,以昂扬的精神风貌、崇高的道德情操、执着的事业追求与精湛的学识技能载着学生在浩瀚的科学海洋中勇毅前行,也指引着无数浙师学子对自己心之所向的未来蓬勃生长、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