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黎明,浙江师范大学92级体育系校友,现任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外聘硕士导师,田径国家级裁判,定向国家一级裁判,杭州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杭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优秀教师。

 

回首再忆 母校纪念

在三十年前七月下旬的某一天,何黎明刚割完早稻回到家中,就收到一份信封上印着浙江师范大学的挂号信,拆开后,里面正是浙师大的录取通知书。他回忆起初次前往学校时,用编织袋装着自己的行李,转了两趟车才到金华站。坐上师大为学生准备的大巴车,满怀对大学生活的期待,穿过如今的西门、桃源宿舍、杏园宿舍等地到达学校报到处。

聊起大学生活,何黎明告诉我们,在他上大学的年代,手机、电脑等都还未普及,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却充实而有趣。在聊天中,何黎明提到了几个他大学时最常去的地方——第一个便是邵逸夫图书馆,他钟爱阅读,闲暇时间喜欢泡图书馆,始终认为多看书是大有裨益的,不论对学业还是今后的生活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其次是桃源餐厅,周末晚餐过后,桃园餐厅的桌椅会被移到周围,中间的空地形成一个舞池,同学们在一起以舞会友,进行联谊活动;再一个就是师大电影院,几乎每个周末和节假日都放电影,最让何黎明难忘的便是师大的一年一度的电影节,在电影节上播出的电影都是艺术性、逻辑性、故事性极好的片子。每到此时何黎明总会攒钱买套票,从头看到尾。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何黎明不停感慨时间过得飞快,母校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读完体育教育的本科后,2001年他又回到浙师大攻读了教育硕士,前后在师大度过了七年的时光,对师大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

 

砥砺专注 笃行致远

何黎明说:因为时间总是有限,你自己想专注某一个事情,你就必须认真去准备,必须专注到这件事情中去。他坦言自己并不擅长用微信来沟通,而更喜欢直接面谈或者以电话的形式,高效地完成对接沟通。高效专注完成眼前任务,并且沉下心去做好该做的事,这便是何黎明一直思考并不断践行的一个原则。何黎明还特别提到,在大三期间,田径专修班承担了在校运会煤渣跑道画线的任务,作为班长他在开幕的前一天带领班里同学们用画线木盒器画好跑道线。晚上天公不作美,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把全部跑道线都冲刷掉了。然而运动会近在眼前,于是何黎明半夜将班里的同学叫起来,在黑夜中顶着困意重新补画跑道,确保运动会顺利举行。

何黎明认为阅读是贯穿人的一生的,不论是对人生的哪个阶段来说都至关重要。他提到自己现在喜欢阅读中国文化及中国哲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孔子、孟子、老子等前圣在字里行间贯穿一个字,修身立德,立德树人。一个个伟大的时代,都浓缩进一本本书中。初看时可能并不明白书中的道理,在一路成长一路经历各种事情后,才会慢慢地参悟书中博大精深的道理,这是他最直观的阅读感受。

 

黾勉苦辛 踔厉奋发

何黎明首先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在专业学习上有所建树。他说:我始终有一个理念,就是要努力走在你所在群体的前列,成为你所在群体的前百分之十。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自然会获得更多机会。

另外,何黎明也寄语学弟学妹们,在大学期间应该多多参与学生活动,以此培养奉献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为未来找寻工作奠定基础。大学犹如一个小型社会,要多尝试,学着妥善处理与同学、老师之间,以及工作与学业之间的各种问题。

 

对于生活中总会遇到的挫折和失意时刻,他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建议——运动,通过运动锻炼释放心情,调节机能,丰富社交圈。比如跑步,他在工作之余一直坚持长跑,参加半马、全马比赛,并且获得不错的成绩。他认为,当你遇到困难,或是迷惘不知道方向时,可以静下心来慢慢跑步,让自己在跑步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中沉淀自我。通过锻炼的方式缓解不开心的情绪,疏导释放自我。甚至可以边跑边将一些身边的人文历史的东西和当下自己处境融通对话,自然而然,释然豁达。

有时在言传,经常在身教,总是在引领。这是何黎明的微信签名,也是一名师者前行的指南,愿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