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键,浙江师范大学2013级物理学专业校友。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曾任校科协副主席,获国家奖学金、每学年均获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曾获浙江省力学竞赛一等奖,连续三年获浙江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等。2022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现工作于宁波中学。
心从物理 学海泛舟
谈及物理,林键反复表示,是热爱让他在这条路上一往无前地走下去。
热爱是欢喜承受生命的每一落笔,是青年逐日移山的那份赤诚执着。是从小对自然科学的好奇与对物质基础探索的喜爱,让“物理”成为了他必然选择。纵然入学时与物理学专业失之交臂,林键仍抓住机会,在老师和学长的帮助下成功转专业。他说,坎坷并不影响自己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它们恰恰检验了我对物理的热爱程度——若是困难将我打倒,那只能说明,自己的热爱还不够深。
林键在回忆本科阶段的求学经历时,充满了感恩。他说,若说对物理有着一直以来的热爱,那么他遇见的老师便是优秀的引导者们。他仍然记得班主任刘焕老师平日的关心照顾,许学军老师在高数课上规范工整的板书;李慧军老师清晰讲解线性代数;高先龙老师组织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讨论会;陈艳燕老师和陆杭军老师在力学竞赛上的指导还有许多师长的帮助……
不仅如此,本科期间支教和实习的经历对林键最终选择成为一名物理教师影响颇深。这些经历让林键更明白:教育是爱的传承,更是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如今林键已入职成为宁波中学的物理竞赛教师,在谈及“兴趣能否作为发展选择”的问题时,他表示物理是热爱,教育是事业,这二者并不冲突。他说,自己很幸运能从事物理教师的职业,将自己对物理学的所思所想所爱传递给学生。不过他强调,如果眼前的选择并非你所喜爱,也应努力向前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
在林键看来,要成为一名好教师,至少需要具备以下素养。首先,过硬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要保证自己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正确的、充分的。因此,大学生应该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在自身具备了充足的专业知识后,还需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也是教师不可或缺的素养。因此,在大学里要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除了专业的师范技能训练外,加入学生组织或是参加支教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最后,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的必要条件,要以学生为中心,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除了以上素养外,林键还有一项特长,那就是他的科研能力。作为复旦大学直博的保送生,林键的科研成果颇丰:近三年发表 SCI 论文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包括1篇物理学顶级期刊PRL和1篇特邀综述论文。出色的科研能力也对他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定帮助,这不仅体现在教研论文方面,也体现在物理竞赛教学方面。
初入教海 发光发亮
虽然成为老师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林键还是有许多印象深刻的经历。不管是为学生答疑答到忘了吃午饭,还是感冒期间听到学生们“老师,您是我们上课不困的动力”的暖心话语,抑或是教师节时收到装满学生亲手折的小星星的罐子,都让林键感受到了教师的意义与价值,也更加坚定了他为学生奉献自己的决心。
林键在分享大学期间最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综合素养时反复强调:首先最重要的是学习好自己的专业课内容;另一方面,优秀的自律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学好知识点的同时,也要注重身体锻炼,一个健康的身体是高效学习的必要前提;第三个方面则是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多与自己的同学合作与老师交流,尽自己所能帮助同学。这些不仅能够锻炼自己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深入了解老师们的研究方向,更能让大家认识自己。
予光于人 佳言相赠
谈及未来将从师大走出去,成为新一代青年教师的学弟学妹们,他说到:“不仅要做好,而且要努力做到最好。”“向陈立群先生这样的时代楷模学习,以此为追求,让自己做得更好!”这是林键对自身的极高要求,也是对浙师学子的充分肯定与高度期望。
格物致知,是物理的本源。林键便是如此,怀揣着对事物根本的热忱,在浩瀚星宇中研究万物本质,于杏坛教室内教书育人。以绝对的激情发掘物理的未知,以自己的学识灌溉后来的学子,这,便是一位物理教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