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浙师大校友“北山论坛”云讲堂第二季最终讲在浙师大融媒体中心指挥调度中心进行线上直播。浙师大物理本科78级校友、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为师生们带来《我的科学人生》精彩讲座。

“我的科学人生是从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开始。”1978年杨学明考入浙师大物理系,他坦言浙师大优良的学风塑造了他勤奋刻苦的钻研精神,也为他打开了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

大学毕业后杨学明继续深造求学,开始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90年代初,他曾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工作,跟随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泽先生学习研究,并逐步钻研制造先进科学仪器。留学期间,杨学明不断发展独立研究能力,寻找全新研究方向,他始终希望回国后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发展作出一份贡献。2001年杨学明回到祖国,带领科研团队用短短6年时间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科研成果取得突破,解决了30多年来化学研究中悬而未决的国际公认难题。对科研无限的热爱与执着推动着杨学明前进的步伐,而严谨、精细的科学态度则成就了他为人称道的事业。

 “走在科研道路上,我从未感到疲倦,有的只是对科研更深的热爱。”在过去多年里,杨学明利用自行研制且领先于世界的科学仪器,研究了一系列重要基元反应,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讲座中杨学明院士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多次强调发现和发展自己研究兴趣的重要性,告诉同学们要打好扎实的学科基础,对重要的科学问题要有追根究底的恒心与毅力。讲座最后,他还引用了昆明西山龙门对联“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和柳宗元的《江雪》,鼓励同学们在科学研究中要多一份坚持。

    

互动环节,杨学明院士与现场的同学就“本科生如何参与科研工作”、“如何在科研工作中培养创新思维”等问题进行了问答交流。杨院士鼓励广大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在科研中培养自己的科学兴趣,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不断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浙师大66华诞恰巧是杨学明院士毕业40周年,在场嘉宾为杨学明院士献上祝福并表达敬意。

浙师大校友办、物电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点击下方链接,收看直播回放:https://meeting.tencent.com/l/UqRo4mh5Jr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