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浙江师范大学校友志愿服务中心于23幢教学楼举行了2021-2022年度第二次团辅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我校校建校第一批教授、人文学院元老级教授周舸岷为我们讲授有关校史的重要一课。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校史,收获更直观的感受,周教授以自身经历为主线,首先阐述了我校创办前的国家历史,深刻诠释了我校于战争结束初期百废待兴之局中诞生的辉煌史诗,随后周教授回归建校以来的发展史,将这七十余年的风华徐徐展开。
1965年,正值建校九年之际,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南迁金华,从省城一路颠簸来到这片穷困闭塞的郊区。周教授回忆说:“当时一个月一张的糕点票,出去吃一次就用完了,有时连饭也吃不饱,可生活依旧愉快,充满干劲。”正是凭着这股干劲,凭着“自信自强、艰苦奋斗、务实创新、乐于奉献”的师大精神,周教授和无数老一代师大人历经艰难困苦,却始终心怀“长松卧壑因风霜,时来屹立扶是堂”的信念,最终玉汝于成。即使被世界以痛而吻,亦要报之以歌,这怎能不使人振奋,不令人动容呢?
最后,周教授谈到了感恩与报答。在他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如今88岁高龄的他,依旧活跃于校友联络办公室,依旧在京剧讲台尽心教唱。他说,师大对他有恩,能尽一份心、出一份力的地方,他定竭尽所能,“不畏春蚕丝尽,不惜蜡炬成灰”。
著名学术大师贝内德托·克罗齐曾在他的著作《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写到:“一切历史就是现代史。”经过这次团辅活动的学习,我们不仅对校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是深受师大精神的鼓舞,收获了宝贵的成长与洗礼,坚定了把这光辉校史传承赓续、发展发扬的决心。
校友志愿服务中心指导老师王晨曦在最后的总结中深情勉励大家: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唯有“敬畏历史,尊敬前辈”,不断向前辈学习,以历史为鉴,才能“珍惜当下,走好未来”,继续为校史添彩,为师大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