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名片

潘庆平,1982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天目书院副院长、临安首届“德艺双馨文化人”作为临安区一名资深的老作家,潘庆平的作品在早年便饮誉文坛,如小说《高贵的牛头角》,纪实文学《那时,梦春花正开》《我的飘与泊》,诗歌《射潮之舞》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长篇纪实文学《铁窗、战马与不平静的书斋》因思想内涵深刻、审美意蕴丰厚,荣膺杭州市“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潘庆平文集》,共14卷,500余万字,收录了1980年至2020年间其所创作的作品,涉及“文友评述、小说、诗歌、史志、文旅、民间文学、纪实文学”等,展现了作家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健旺的创作活力,标志着他在文学事业上的又一重要开拓。

校友风采

8月13日,临安区推进“艺术乡建”文学创作研讨会暨《潘庆平文集》赠书仪式在太湖源镇举行。该活动由临安区文联主办,临安区作协、《浮玉》和《吴越》杂志社承办。浙江省作家协会办公室主任、浙江省文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朱丽军,区文联全体班子成员,区作协有关骨干参加了研讨会。

在推进“艺术乡建”文学创作研讨会上,作家们围绕如何加快推进“艺术乡建”工作展开了热烈谈论。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临安区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绿色产业,临安的农村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提升。作家们要充分把握好当前“乡村振兴”这个契机,深入生活,走进基层,体验民俗风情,感受城乡发展变化,借助文学的艺术形式唱响天目之美。

讨论中,作家们表示:临安作为杭州的后花园、杭城西郊颇具田园气息的第十区,是离城市核心城区最近的“诗”和“远方”,艺术家要把眼界扩大到新时代发展前沿阵地,用开阔的格局思考问题,并融入创作实践中去。要多从乡村生态文明治理、乡村振兴等多个角度,创作一些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学作品。

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江跃良听取交流发言后,对近年来文艺家们围绕乡村文化作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助力乡村振兴,文艺大有可为。下一步,要抓好文艺活动的提升工作,要借助文艺精品、文艺活动、文艺赛事,通过文艺手段激活乡村资源,吸引和培养乡村文化文艺人才,聚集人气,打响品牌;作家们要拿起手中的笔,加强对“艺术乡建”工作的宣传,进一步打响美丽临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艺术乡建”工作中发挥文学创作的积极作用。

随后,在《潘庆平文集》赠书仪式上,《浮玉》杂志社主编潘庆平介绍了《潘庆平文集》的编撰出版情况。

区档案馆、区图书馆等8家单位接受了赠书。

省作协领导对《潘庆平文集》的出版致以热烈祝贺,对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成就和为临安文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表示充分肯定。

文学滋润的人生是多彩的。与会作家纷纷表示,潘庆平对文学创作的执着情怀和奉献精神,值得每一位艺术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