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我院院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17幢601会议室召开。理事会成员与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系主任就“如何建立平台和机制,促进院友发展”“如何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动学院发展”两个主题以及院友会长短期工作计划等进行了讨论。院党总支书记查颖和院友会会长苏守康分别主持了两个阶段的会议。
陈建荣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对理事会各位成员能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为院友会的发展尽心尽力表示感谢,对学院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绩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希望院友会理事会能进一步发挥好作用,真正将院友会建设成为促进院友间互动交流、促进院友与母院母校互助发展良好平台。
院友会会长、我院地理系86级院友、苍南中学校长苏守康简要介绍了苍南中学30周年校庆时的相关做法。对如何促进开展院友会工作,推动机制运行和发挥平台作用,苏会长提出了四个设想:一是借助微信创立各地微信群,搭建完善的院友网络;二是建立院友基金会,通过微信平台的公众号消息鼓励院友投入基金,并利用基金支持学院工作、资助困难学生和慰问因突发或其他原因陷入困境中的院友;三是通过去年建立的浙江省地理名师名校长联盟和高峰论坛,为省内中学地理教师、特别是我院毕业的地理院友提供展示舞台、促进院友发展;四发挥在城乡规划、环境评估和治理以及其他各条线上院友的作用,推动城规专业、环科专业的人才培养。
“用信息传递资源,凭联络加强感情,靠活动凝聚力量”,院友会秘书长、地理系97级院友、我校国际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星喜老师这样讲到。他认为,要充分利用院友会传递信息,共享资源,使院友会成为这三十多年来毕业的近百个班级共四千多人的神经中枢,开展多样性活动,完善信息系统,实现“校内校外结合,网上网下相连”的模式。
院友会副秘书长,地理92级院友、省地理教研员郭剑峰老师的观点则更多地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他以自身为例,描述了他与同班同学间二十多年来定期见面促进感情,利用互助基金对有需求的同学提供帮助的相处模式,对我院院友会的建设不失为一种好的参考。
院友会副秘书长方志刚、张峰等分别就如何发挥院友作用促进在校学生成长成才、如何建立筹集基金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去年,在地理系成立30周年之际,学院成立了校内第一个院级的校友会组织机构。为进一步建好院友会、发挥好院友会的作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各位老师也有自己的建议。杨锋副书记介绍了一年来学院在梳理院友名单并发布、设立“经纬学子・院友风采”专栏、协助做好学校北京校友会成立等工作,并就下一步如何细化和落实联络工作、提供平台开展活动谈了自己的想法;李凤全副院长就发挥院友作用邀请中学地理教师来校授课、建立在校本科生校外导师制、推进学生见习实习实践,以及发挥高校教师专长为中学地理教学解疑答惑等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张建珍副院长就发挥名师名校长联盟平台作用建立中学地理教师学术交流专门网站、继续举办高峰论坛、出版著作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设想。
与会人员还就相关具体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
查颖书记在总结时表示,一直以来,特别是院友会成立一年来,学院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广大院友特别是理事会成员的出谋划策、牵线搭桥和倾力相助,代表学院再次表示感谢。院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各项议程已顺利完成,大家都提出了非常宝贵且务实的建议,接下来学院将和理事会一起逐条落实,真正将我校第一个院友会建设成为促进院友成长、推动学院发展的好平台。
会议现场,与会成员以面对面建群的方式创建理事会微信群,接下来,各班的微信群建立与基金会的创设工作也将陆续展开,相信我们各地的院友组织会不断完善和壮大,成为我院每一个院友的精神家园和心灵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