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今》《新娘18岁》《Giant》等韩剧在中国荧幕上红极一时,捕获了无数中国粉丝的“芳心”,跨出国门的韩剧,为什么在中国也大受追捧?
11月13日,南京大学文学院张光芒教授受邀第十六期“真人图书”活动,以“儒家文化在当代韩国”为书名,向20多名学子解读“韩流热”背后的儒家文化。
在他看来,韩剧在中国的影响力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韩国民族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是同根同源的。
此前大热的《来自星星的你》第8集中,千颂伊来到都敏俊的书房,看到大量藏书,就让都敏俊推荐几本书看,都敏俊推荐的第一本书便是《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是一本儒家经典,却成了很多韩剧中的启蒙读本。”张光芒指出,在韩剧中经常可以找到中国儒家文化典籍的“身影”。
在《大长今》中,长今必须熟练掌握《大学》和《中庸》等儒家典籍后,才能接触医术;《新娘18岁》里女主角到男方家背诵《出师表》,相亲时还要向爷爷背诵《论语》。“韩剧中所表现的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有深刻的同源性,”张光芒说,“这样一来,韩剧就非常契合中国观众的文化心理。”
中韩儒家文化虽然同源,但发展方向却截然不同。张光芒略作思考,说:“中国注重对儒家文化的学术研究,但是韩国更注重儒家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美国夏威夷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曾做过一个关于“儒家文化在东方各国影响力”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调查的部分国家和地区中,受儒家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家不是中国,而是韩国。
“儒家文化在韩国是一种活生生的存在。”张光芒对这种结果并不感到惊讶。多年在韩国讲课的经历,使他切实感受到儒家文化已经渗透到韩国人的生活中。
“韩国人特别讲究孝和悌,注重礼节。”张光芒回忆,他曾经和研究生合影,他坐在椅子上,而学生则自觉地蹲到一旁,显得十分谦卑。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在韩国保留得相对完整。”在张光芒看来,中国经历过多次文化运动,每次文化革命都有一种要将原先的本土文化全面革新成外来文化的倾向,而韩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流进性文化革命,颇有古风犹存的感觉。
然而张光芒对此有自己的担忧。儒学中的“唯上是从”“唯长是尊”等观念,造成韩国民众个体精神淡泊、轻能力重资历等现象,实际上这是在阻碍社会的进步。
张光芒强调说,“我们不能太迷信儒家文化,它有很多精华,但也有糟粕,对于‘韩流热’现象,我们还要辩证地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