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锦生,男,浙师大校友。现任金华荣光教育集团校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非智力因素研究会副会长等。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浙江省名师培养导师库成员。先后荣获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实验学校明星校长等荣誉称号。
有这样一位校长,他醉心科研,竭尽全力为孩子们探索更好的教育方式;有这样一位校长,他平易近人,用“击掌礼”的方式问候每一位孩子;有这样一位校长,他获得了全国劳模,回校后却在主席台上向全校师生三鞠躬……从教43年,他把真心与热心奉献给最爱的教育事业,他是师大校友徐锦生老师。
“我们向家长承诺,金师附小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切的教育,是金子让她闪闪发光,是铜不让她上铜绿,是铁不让她生锈,让孩子昂首挺胸走进校园,毕业时还是挺胸踏步走出校园。”这是徐校长在金师附小教育集团离职演讲中的一段话,代表了他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智力存在差异,教育是为了让每个孩子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而不是强求每个人都考100分。徐老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则来源于他二十多年来对科研孜孜不倦地钻研。徐校长主持的浙江省普教课题《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研究》曾获省政府第一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重点课题《优化非智力因素促进多元智能发展》获省科研成果一等奖,《基于“非智力”减负增效的项目学习实践探索》被列为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在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中,徐校长不仅提出了“兴趣、习惯、方法、能力、个性”的十字方针和五个“比分数更重要”,还将这两项原则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上要求学校老师全力打造有趣、有法、有效的“三有课堂”。
不可否认的是,教学是一个学校的中心任务,但科研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徐校长看来,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教师只有在科研中成长了,才能促进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提高,促进教育理念的提升,才能给孩子们带来更适切的教育。”
徐锦生老师与师大关系密切,不仅是“中澳班”的毕业生,还是师大的客座教授。他常常回校上课,为师大学子们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除此之外,他亦是师大“三位一体”招生的考官。谈到每年“三位一体”面试情况,徐老师无不感慨地说:“高中生毕业生们参加面试,普遍胆子很小,好多人都畏畏缩缩的,一看就是缺乏锻炼。”有感于这一点,徐老师特意在金师附小推行“课间两分钟”制度――每堂课前都要求1位学生用两分钟时间,把自己在课间的所思所见用演讲方式表达出来。“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培养阳光的精神和落落大方的气质。”
值此六十周年校庆之际,徐老师亦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美好祝愿。徐老师真诚地说:“师大的学生不仅理论水平好,基本功也很扎实,整体来看很有发展后劲。但愿我们师大能够为教育系统培养更多、更杰出的人才。只有老师优秀了,我们的教育才能优秀,孩子才能优秀。”
(记者:文/单昶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