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南,男,1967年生,浙师大校友。现任金华市宾虹小学校长书记,浙江省第八届青联委员、金华市第六次党代表。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督学,浙江省骨干教师高级访问学者,金华市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2014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    

 

学贯中西,涉猎广泛,夯实基础而拓展,李老师孜孜阅览《全球通史》、挑灯夜读《三国演义》;育人为本,谋益深远,善诲学生以聪颖,李老师不倦钻研儿童作文、率先取消书面作业。多年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使得他能够突破传统、改革弊端,不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李老师改革的底气来源于金华师范附属小学十多年的任教经历与“中澳班”的理论学习。在金师附小,他从一名普通班主任一步步升职为教学副校长。谈到这段工作经历他感慨颇深:“金师附小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教师团队的强帮带精神让我受益匪浅,这段工作经历对我影响很大。”工作经验、实践能力、理论知识于个人而言相协相成,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有较为全面的素养。“不断地汲取知识和信息,才能充实自我。”这促使李老师参加“中澳班”继续深造进修。十年前,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与探究的方式并不常见。在课堂上他必须先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见解,再与同学交流分享,最终得出小组意见。澳大利亚的老师带来的这种“参与式”学习模式,有别于“灌输式”的学习模式,这让他对课堂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一次体验这为他日后的教育模式打下基础,使他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独立判断的能力。

2009年,李老师筹建宾虹小学。因家长一条“没有奔跑的童年”的控诉微博,他开始思考如何给予学生一个美好的童年。繁重的课业挤占小学生的生活,李老师决定在书面作业上解放孩子,但无书面作业不意味着没有作业。“我们会有知识拓展、科学探究、生活技能、体育修身的作业,这些都不是书面上需要完成的,却更能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宾虹小学的小学无书面家庭作业开展多年,社会上争议不断,但宾虹小学有百分之六十八的家长表示支持,只有百分之七的家长明确反对。对此,李老师也坦言:“无书面作业并不意味着素质教育,这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还长路漫漫,需要人们不断地求索。

在探索之道上,小学生作文也是颇为耗费李老师的心思。他觉得为文的基础是阅读,“应当培育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阅读有益的作品。”除此之外,他认为还应激发学生对于事物细腻敏锐的感知能力。   


李老师受业于师大,恰逢浙师大六十华诞,他借此机会对师大学子殷殷寄语:“人文关怀之于教育、之于教师,不应将其简单地界定或类化为教条,应发乎内心地尊重学生的个性,视若己出地关怀孩子的身心健康。润物无声,无处不在,则人文之光辉便能浸润校园每个角落。”

(记者:文/夏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