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庭,男,1966年生,浙师大校友。现任宁波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兼任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中小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共党员,教育管理硕士。曾任宁波市教育局组织宣传处处长、局办公室主任,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
“黄昏时分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的根。”他引用泰戈尔的一句诗形容了自己与师大的关系。本科从师大思想政治专业毕业,从此结下了与教育的不解之缘。从教师到教育管理者,他在身份转变上游刃有余,期间仍选择重回母校就读“中澳班”,只为“修己砺行”,在教育管理岗位上更上一层楼。他,就是师大校友苏泽庭。
谈及重回师大就读“中澳班”的原因,苏泽庭老师坦言他始终抱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在他看来:“唯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方能在调动至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上时,缩短适应期,拥有出色表现,干出一番成绩。”在“中澳班”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同学间交互式的讨论模式,还是老师传授的国外先进管理经验,都令苏老师获益匪浅。更难得的是,他还“意外”收获了一次“南北对话”的机会。班级中有过半学员来自北京,学员之间能结合本地教育特点,交流管理经验,取长补短。
苏老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教育领域有着高瞻远瞩的眼光。2015年5月16日,宁波教育博物馆建成开馆,这是全国第一家教育博物馆。而苏泽庭老师正是这个项目的具体“建设者”。从最初筹划到最后建成运行,全由苏老师一手负责。过程中困难重重,首先便是选址问题。“既不能选择在闹市区,又希望找到一处拥有一定历史底蕴的建筑。”为此,苏老师各处奔波、多次考察、多方协调,最终选定了“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甬江女子中学旧址的一幢教学楼。教育博物馆的主要有宁波古代教育演变、宁波近代教育之路和宁波现代教育历程三个方面。它的建成填补了教育博物馆体系的一个空白。在苏老师看来“‘盛世藏玉’,当今社会更应该积极发展博物馆事业,留住历史的根脉,传承老祖宗的文化遗产,给我们后代以教育启迪。”
回忆起与师大相伴的那些过往,他感慨地说:“本科时,留恋于师大的环境,师大大而美,与现在所倡导的校园与社会融为一体理念一致。十几年后再回母校,则要感谢师大搭建了教育对话的平台,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得以更上一层楼。”在母校六十周年校庆来临之际,苏泽庭老师也为师大和师大学子献上祝福:“希望母校越办越好,为社会输出更多教育人才,亦希望师大学子秉承校训,开拓进取,以优异的成绩向60周年校庆献礼!”
(记者:文/姚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