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见过哪一个书记这样平易近人,这样走近学生,没有一点儿书记的架子。”在富阳中学任教的杨玉芬同学这样评价邵海燕。邵书记是一个贴近学生的人,她尽可能多地贴近学生。尽管她离开初阳学院已经两年,学院的老师或学生碰到困难,还是会找这位知心大姐。“做一个走心的书记”是邵海燕对自己提出的工作要求,也是工作目标。
开拓视野“走心”
一踏进初阳,邵海燕马不停蹄地找老师与学生谈话,了解初阳。了解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与特点,按照她的话来说,我要尽可能地发挥大家的特长,使每个人认识到自身在初阳的价值。在她任职期间,初阳三个办公室分工不分家,碰到重大活动,大家都是毫无怨言齐心协力做好。就像原院长方健文所说学工与教学不能是两张皮,在初阳只有一个核心工作,那就是围绕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邵书记又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特点,他认识到初阳的学生学习能力强,比较独立,但相对来说这些学生比较封闭、主动沟通意识不太强。为此邵书记向院长建议了两点:一是开放办学,送学生出去交换;二是搭建平台,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院长沈自飞欣然接受,努力促成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交换项目。邵书记另一方面积极与国际交流处取得联系,在新生刚进校的家长会上,介绍交换生项目,发宣传资料,让更多的人了解走出去的渠道。她请学工办陈治国老师将学生国内外交换经历编印成《行走的大学》,发给每一个寝室,为学弟学妹们提供经验。她又想到要让初阳优秀学生与学校的优势学科、优秀研究院“联姻”,亲自促成与非洲研究院、儿童文化研究院合作办学,在方卫平院长的鼎力相助下,创办了儿童文学特色班。儿童文学特色班里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如远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留学的黄蜜蜜、在复旦读硕士的方璐、江�懿和在南京师大读研的项黎栋等同学都将选择从事与儿童文化相关的事业。非洲研究院的刘鸿武院长,推荐大使、研究员到初阳来讲学,让英语试验班的同学学习翻译资料。 2014年10%左右的学生选择赴欧美、港澳台等国(境)内外高校交流学习。
拓宽途径“走心”
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绝不是一句空话。为此邵书记想办法让这项工作常态化,一是班主任专家例会制,一个月开一次会,学工办把同学们近期表现反馈给班主任,然后集中讨论,探寻方法,及时解决问题。高年级班主任为低年级班主任传授经验。二是走寝常态化,要求学院每个管理人员定期走访学生寝室。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优秀班主任王基一曾与同学有每周餐会,每周安排一次时间在餐厅见面,王老师能对学生的神情表现作出判断,有针对性地及时引导学生。他们班曾有两位学生分别获得国家百万留学基金。徐丽珊老师是首届十佳班主任。全班有40%的同学选择继续深造,张萍华老师所带的班级获得全校学风特优金奖。积极搭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交流平台,以“初阳学术文化节”为载体,举办“学术沙龙”、“班级嘉年华”、“论文成果展示”等异彩纷呈的活动,既有集体项目又有个人展示,追求“文理交融、博雅达观、学术敏行”的学院文化,强调人人参与。
多元化“走心”
为了让学生各按所需,多元化发展,邵海燕化了很大心思。在原院长方健文的极力撮合下,浙江省荣誉学院学生联盟活动正式成立,并且由初阳学院承办首届联盟活动。从此学生交流多了个平台,初阳学院已融入省内荣誉学院,并且在全国打响知名度。2012年全国高校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在师大举行,各路英豪,围绕着人才培养作深度探讨;让研究生加入初阳学生沙龙,发挥“学长引领”作用,将“学长制”贯彻实施;组织学院演辩队、研友俱乐部等社团,使学院的每项活动惠及全体同学;组织学生晨练、阳光运动会、野外素质拓展等活动,这使得初阳的学生体测成绩直接升到学校前3位。邵书记强调初阳的学生,不仅是埋头苦学的学霸,而且是阳光健朗的骄子。
说起初阳四年的工作,邵海燕脑中满满的回忆,仿佛一切就在昨天。说起初阳的同事,邵海燕充满留恋,人虽少但执行力很强。说起曾经的学生,邵海燕如数家珍。10级倪可可同学毕业前夕给邵海燕发了一条短信:“邵老师,大学毕业了,我也要离开师大。在师大的这段时间,很感激并且怀念勤工助学的这一年。您是一个很接地气的老师,真的对学生很好很好。我觉得您让我明白很多道理。我实习的经历让我明白老师真的是个良心活。您是我在初阳见过的最有良心的老师了。我很希望自己三十年后也能像您一样还是这么青春美丽。也祝您在以后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是她最开心的事情。最后邵海燕衷心祝愿初阳越来越好,学生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