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日下午,天公作美,金华连着下了好几天的雨停了,学校校友会秘书处、校友志愿服务中心也迎来了湖州校友会吕行会长一行。在即将捐建和湖州校友林空地旁,吕会长认真地与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讨论有关湖州校友林建设的细节。

讨论完回到校友办,我们好奇地问了吕会长这次湖州校友会捐建校友林树木的数量。吕会长说:“第一期是五十棵。”接着,吕会长又回答了学校党委宣传部同学问的总共数量的问题:“现在有规划,游步道还没有实施,我们准备随着游步道的实施,在游步道的两边都种上银杏树。随着游步道的规划实施,还有土地的拓展,再来协调。”

我们发现与以往校友捐建树林有不同之处:湖州校友会这次捐建的都是银杏树。吕会长对此耐心地解释道:“银杏树既是湖州的市树,又是植物中的活化石。”接着他说:“人这一生中,有很多难忘的事、难忘的人,但最难忘的事和人之一,就是母校、老师。回顾自己的一生,能够有所成长,有所成就,都与母校的培育分不开。如果没有母校的录取和培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想让这片树林和母校共生共长,将它作为一个载体体现对母校的情怀。”

说完,吕会长又提到要捐建校友林的原因:“尽管我们浙江师范大学现在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但还有师范两个字,师范的本质就是教书育人。我们有一句话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我们植树的本质意义,也体现了我们师范教书育人的特点。另外就是希望在学校里的湖州籍学生有一个寄托乡情的地方。湖州籍的学生,不管哪一级进来,只要进了我们浙师大,就有一个寄托乡情的地方。”

交流中,我们得知吕会长曾是班里生活委员和团支书、系里的团总支副书记,都非常好奇他对学生工作的看法:“学生工作让您收获了什么?”面对同学的这一提问,吕会长似乎颇有心得,他欣然回答:“学校的学生干部经历为我进入社会,尽快成长,打下很好的基础。有很多同学认为在学校当学生干部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其实你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比如说锻炼机会。在学校里做学生干部,虽然付出了时间,但培养你的服务意识、各方面能力,你会比别人进步得更快。因为就算是将来当上领导,你也要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吕会长提到的几点想法和心得,让同学们都很兴奋,而他提到的“服务意识”也发人深省,不由得让人将此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联想在一起。

“珍惜在学校的光阴”,提起对在校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期望,吕会长认真地提出了他的建议:“抓住有限的时间,多学一点,培养自己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还有,要关心时事,不要像关在象牙塔里一样,封闭式地自我陶醉、自我满足。要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遇到不好的事要冷静、客观地分析造成这件事情的原因。分清主观和客观,客观原因改变不了,就通过改变主观来调节客观,最后解决这个问题。”

说完,吕会长回忆起了过去,还和我们分享了自己大学时代的诸多事情。比如说作为班干部,吕会长在校时天天给同学送信送报,坚持了四年;作为团支部,吕会长带领同学一起参加各种比赛、打扫市区卫生;组织班里同学一起制作书签卖钱,带队去青岛穷游;每周去陪伴当时孤身一人的外语任课老师……

吕会长的句句话语,都透露着他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恩。吕会长亲切地将母校比作一位“老母亲”:“老母亲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她在就是我家。如果母亲不在了,你就会觉得这个家没有了。”对正在快速发展的浙师,吕会长也提出了一些对母校的建议,“如何在学校创新发展的同时,又留有寄托感情的地方,这是个矛盾。怎么从中找到一个结合点,让旧的地方既有情怀,但又能成为校园整体中和谐的一部分。如果不和谐,就得想办法让它和谐起来。人最重视感情,相比于物质的东西,最重要的还是感情基础,要通过实物载体用感情为纽带把一代代师大师生连在一起。”

最后,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感,与吕会长热情话别,结束了这次难忘的采访。


文字: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