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

凌培,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74级校友,77年毕业后留校中文系任助教5年。1983年调回湖州教师进修学院工作10年,而后调至湖州市财政局,在财政局退休。现受聘为我校湖州校友会副会长。

【湖州校友林落成仪式合影凌培(中)】

1030日,秋冬之际的风带着丝丝凉意,而校友们对于校友林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在湖州校友林落成仪式后的第二天,校友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对湖州校友会副会长凌培进行了电话采访。

当被问及参与校友林建设的契机时,凌培副会长回答说:“这是由吕行会长提出的想法,我们经过商量后一致同意要把这件事情做起来,做好它。作为浙师大的校友,参与湖州校友会的工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在湖州校友林的建设过程中,凌培副会长不仅参与了菰城亭设计、采购等事宜的商议,为校友林捐建工作多方走访、通报,更是肩负起了校友林捐款工作的重任。他欣慰地表示,本次集款的过程较为顺利。一是因为捐款的发动规模不大,动员的范围主要集中于比较熟识、对校友林也有一定兴趣的校友。他们在对校友林的建设有所了解后,都慷慨解囊,更有许多校友纷纷表示如有需要可以随时提供捐助。二是因为得到了湖州师范学院的帮助。湖州师院是浙师校友比较集中的单位,许多老师、中层干部、学校领导都毕业于浙师,他们大多表示支持,有些甚至在暑期就已将款资汇入账户,为捐助环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三也是因为校友林的预算较为合理,使集资的难度有所降低,校友们乐于捐款,也有能力的捐款。

凌培副会长还谈到,负责捐款工作以来,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位校友的热情支持与默默奉献。有的校友十分积极,捐助数额也较大,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这一种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着实让人感动。

湖州校友林是一个成功的典例,它的建成,对学校各校友会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提起这一成就,凌培副会长的语气中难掩自豪与喜悦,他说:“湖州校友林是我们做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它打破了校友与学校只依靠捐款有所联系的单一做法和固有模式,更好地连接了母校与校友们。建设工作虽然复杂但有意义,相比直接捐款,校友们齐心协力为浙师校园增添了一份美丽,更显精神文化内涵,对母校的情感也得到了更好的寄托。”

凌培副会长还提议道,“湖州校友林的做法,可以推广。要让各个地市的校友会积极参与进来,各自承担,发挥优势,建设类似的项目。校友办可以结合学校的规划建设,丰富校友林的模式,如林地、草地、小景观等,让各校友会来认领并建设。此外,还可以发动大家一起动脑,相信会有更好的想法和措施。”

谈到学校的规划,志愿者们不禁好奇,在凌培副会长——这位浙师大中文系74级老校友眼中,学校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他说可以用日新月异这个词语来概括母校的发展,但学校的变化之大,也让老校友们有点不认识了,旧景不再,令人遗憾。在感叹学校的发展如此迅速的同时,凌培副会长也提出了他对校方规划的希冀,“最好是修旧如旧,让一代一代的校友在母校都能找到一些与回忆相似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旧事物要与学校新的发展跟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交流中,回忆起教师生涯,凌培副会长表示十分怀念教师生活,“我曾经是中学、大学的老师,也有二十几年的教龄。我对自己曾经是一名老师深感幸福。”同时他也很感激当老师的那一段经历,他说,“这帮助我懂得了怎样引导孩子学习做一个思想品德合格,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在教育自己孩子时就很得心应手了;而到行政机关工作后,我通过教师工作在组织、写作、谈吐等方面积累的经验,都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益处。”

随后,凌培副会长也对浙师的学弟学妹们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与建议:“希望学弟学妹们能认真读书,掌握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些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知识,发挥专业特长,做出自己的成绩。”

凌培副会长还希望学弟学妹们多关注、爱护校友林,珍惜学长们对母校的这份感情,湖州籍的学弟学妹们更是可以把它作为自己寄托乡情的地方。他也呼吁在校师生要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这对校友林的工作改进有很大意义。他相信,在校友、在校学子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片银杏林会和整个校园和谐融合,学校与校友的联系也会更密切。

最后,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感,与凌培副会长热情话别,结束了这次难忘的采访。



文字:严鲁瑶、鲁观军

图片:王滢瑕、施妞妞

审稿:凌培、金风华、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