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纪苗,我校化学90级校友,是鄞州中学的化学青年教师,1998年汪校友被评为县级先进教师,2004年被评为宁波市优秀教师。

苏格拉底说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再辉煌的今天也比不过朝霞灿烂的明天。在探究教育艺术的的旅途上,汪纪苗校友留下了一行行深深的足迹。面对鲜花与掌声,十年磨一剑的他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将自己的挑战目标永远瞄准在下一个。

19947月,毕业于我校化学系的汪纪苗校友被分配到鄞州中学任教,一直从事鄞州中学的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干好一行是他的人生信念。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甘愿做一只普普通通的孺子牛。在同行的眼里,他踏实肯干、积极进取;在学生心中,他机智幽默、热情主动、知识渊博、富有爱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热爱教育,把教育当成一项事业踏踏实实做好,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密切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改革动向。汪纪苗校友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追求音符谱写着一曲人生华美的乐章

开拓创新,做一台永不停息的冲击钻

乐于学习,善于创新。他始终认为,要做好工作,只照搬照抄以前的方式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尤其作为一名年青的化学教师,一定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主动像冲击钻一样不断进取,才能使教学教研工作上台阶。

汪纪苗校友在教学中努力实践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这一理念,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虚心向师傅和老教师学习,努力钻研教材、大纲及课程标准,研究每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教学的影响,并积极在教学中采取应对之策,逐步探索符合自己特点的教学路子,以培养做人为根本、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狠抓常规教学,注重教学改革与教学效果。上课形成了自己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的独特的上课风格,受到学生的欢迎,在学生中具有很高的威望,同时他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汪纪苗校友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领悟新课程精神,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实施和实践,为全市高一化学教师的新课程实施指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得到了与会教师和专家的认同。

勤勤恳恳,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教学方面,他认真钻研教材,对于教材的编写体系、内容安排、重点难点、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深入浅出、因材施教,所以他大量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和教学理论书籍,从两个方面扩展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成为有源头的活水。他深知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江水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平时他总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教学理论,努力创新,总结教学经验,撰写学科论文,向科研要质量。同时,他还积极进行教学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参与主持了多个省市级课题。

全心全意,做一只永不冷却的热水瓶

春雨润物细无声。对待学生要象热水瓶一样真正从内心出发,并能长时期地保持温度。为此对自己在工作上更加高标准,严要求,继续内练素质,外树形象。并更加坚信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有所作为。正因为热爱,才有工作的动力,才有不懈的追求,才能使我们原本平凡的生命焕发炫目光彩。

本着扬学生之长,越扬越长;避学生之短,越避越短的教生理念,通过赏识教育来鼓励学生争做学习的主人。汪校友带过多届毕业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所任教的班级高考化学平均分名列全省前茅。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积极实践代表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思想。他深刻体会到,学生是一个家庭的根本利益,增长知识和高考成功是每个学生的根本利益,他力争做到对每一个家庭负责,管好每个学生,让家长放心,对每个学生都平等对待,指导学习方法,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做到是学生生活上的保姆,也是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做,倡导自主管理,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团结协作,做一头永不落后的领头羊

汪纪苗校友自担任鄞州中学的生化组教研组长以来,积极做好教研组长的本职工作,做好带头羊作用,激发组内老师多进行教学、科研方面的总结归纳工作。教研组经过多年的积淀,已经形成民主、团结、敬业、务实、协作、创新教研氛围,组成教学、教研、学习的共同体,每年有教研课题,每月有主题教研活动,人人是活动主人。在全体老师的刻苦努力下,教研组的教学可谓硕果累累。

2006年汪纪苗校友被任命为学校的教科处副主任,主要负责学校的新课程实施。在一年的工作中,他认真学习省里的每个新课程通知,领会省里布置的新课程要求,认真参加省组织的培训活动,从总体的角度认识新课程,并将有关精神实施在学校的具体执行工作中。

教室中,办公室里,写字台前……你总能看到他和学生们亲切交流的身影;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办公室里、电脑前,你总能看见汪纪苗校友他那忙碌的身影;但透过他那忙碌的身影,我们仿佛感觉到他内心中蕴藏着源源不断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