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第27届世界脑力锦标赛全球总决赛在中国香港落下帷幕。

据悉,世界脑力锦标赛(World Memory Championships)是由“世界记忆之父”“思维导图之父”托尼·博赞于1991年发起,由世界记忆力运动委员会(WMSC)组织的世界最高级别的记忆力赛事。由该项大赛颁发的“世界记忆大师”证书是经国际认可并在世界范围内都通用的,目前拥有经全球认证的世界记忆大师证书的也仅有600余人。

2014年毕业于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瑞安中学教师的王若聪通过城市赛、中国总决赛的多层选拔,进入全球总决赛。此次比赛时间长达三天,共设十个竞技项目,人名头像、1小时马拉松数字、抽象图形等。比赛成绩公布时,王若聪凭借同时达到4个最低标准的成绩取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

一、“90”后美女教师不断挑战,爱上记忆

王若聪,这位来自温州鹿城的美丽的“90”后姑娘,2014年放弃保研资格,从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进入瑞安中学,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虽然职业平凡普通,但90后的她却不愿做茫茫人海中不起眼的人,兼顾教育事业的她也拥有独特的梦想和追求。

她平时就非常喜欢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尝试,2017年获得的温州市首届阅读马拉松冠军和2018年获得的第二届阅读马拉松一等奖便是她在阅读领域迈出的新步伐。

连续获得两次阅读冠军后的王若聪并没有止步于此,“总觉得自己获得阅读马拉松冠军还是有点原生态的,我相信,如果天赋在经过刻意练习之后,一定会事半功倍,所以对速读之类学习方法比较感兴趣。”王若聪如是说。

今年暑假王若聪因一次偶然的讲座,对竞技记忆产生兴趣,想通过自身参与竞技记忆深入了解大脑有意识记忆的方法和规律。但她觉得,只有参与比赛,才能在最短的速度内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潜能,领会到记忆的奥妙。

当然,含金量极高的脑力锦标赛是记忆竞技者施展的最佳舞台,可这里每个项目的难度系数都是根据最新的世界纪录逐年增加的,按照现行的各项目难度标准,成为世界记忆大师,通常至少需要1年以上的系统训练。

在暑假培训期间,王若聪问教练:“现在开始练,今年能成为世界记忆大师吗?”有着多年经验的教练认为这并无可能,因此就鼓励她争取明年再拿下“大师”称号。

这却偏偏激起了王若聪内心的好奇与兴奋点。“我是属于那种想要去做一件事情,就马上去做,然后要做到极致的人。”她说。之后的日子,她便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极具兴趣的记忆竞技训练中,朝着自己的挑战目标不断前进。


二、努力+坚持+策略=世界记忆大师

每一个微笑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知道自己没有时间,王若聪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那几个月她连走路都在听数字,原本每天开车回温州,为了充分利用路上开车的2个小时,她坐车回家,这样在车上就能思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在王若聪的训练本上,还有很多皱了的、墨水化开的地方,那都是她在夜深人静时一个人训练时,突破不了自我极限的时候趴在本子上留下的眼泪。她感慨:那种探索和挑战自我大脑极限的过程真的是极其痛苦,并且这种痛苦是常人难以承受的。

考虑到比赛规则太过残酷,在马拉松扑克项目比赛现场,一向准确率很高的她选择了保守发挥,即在争取全对的前提下尽量提速。最后,她顶住极大的心理压力,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对17副随机打乱的扑克牌的记忆,然后马上按照顺序,还原每一副扑克牌,这样的成绩远远超出了大师的标准:记忆11副扑克牌。

除此之外,王若聪在其他9个比赛项目里都通过了竞技考核,最终如愿取得了“世界记忆大师”称号。

王若聪告诉记者自己也曾想过放弃,尤其在11月份中国总决赛前,日常的教学工作、科室的行政事务处理以及自己身体吃不消等各种因素,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内心总有一个笃定的声音,让我不抛弃、不放弃,咬着牙一切都熬过来了。其实我的记忆力只能算中上,不算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但我觉得我是一个足够努力并且幸运的人。有天赋的人刚开始会上手很快,但是要走得远,都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笨功夫’去坚持。”王若聪说。

“当你真的很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坚定的理想和信仰会让全世界都来帮忙。”王若聪说,这一路除了家人的鼓励,她也很感谢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

三、不止是世界记忆大师,还是暖心教育者

今年5月份,王若聪因为她对学生的暖心行为被授予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荣誉称号。

“我的第一届学生是文科班,我用文艺范十足的爱心早餐温暖了他们,但我不能只做一个只会做早餐、讲情怀的老师,一个老师在德育上的关怀还是不够的。”她说,这一届她面对的是瑞中竞赛班的学生,要有点创新,所以想尝试用“学霸点”的方式告诉他们,其实老师也很努力,所以他们更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挑战和超越自己。

尽管拥有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的能力,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王若聪也会调侃自己才是在班级众多学霸中最“笨”的一个。她形容自己小聪明有一点,但是天赋不算很高,也没有很聪明,所以叫若聪。既然“最笨的那个人”都能通过系统的训练达到世界记忆大师的水平,那么她相信班里每个人都能做到。

刻在木板上的花纹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可王若聪在道德情怀上给予学生的教育和实际行动上为孩子们树立的榜样对他们来说,却是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

她是不甘平凡、追求挑战的记忆强者

是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

循循善诱的新生代教师

丰富着自己的人生

点燃着学生的热情

凭一人之力,育万千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