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当年的老师周舸岷教授带领我们师大首届九位毕业生到学校文化广场上,向来宾领导及广大校友汇报演唱《毕业歌》。气氛热烈,歌声雄壮而嘹亮,我的心情也非常激动: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登上这样隆重而庄严的舞台,这是母校对我们广大毕业校友的信任和厚爱,更是对我们一种莫大的关怀啊,当时我眼眶中流下了幸福的泪水,我回忆起母校对我的种种教育与帮助,我永远感恩自己的母校。

我是1958年秋季进入杭师院中文系学习的。当时校址设在体育场路,学习条件虽然简陋一点,可是学校安排了许多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或年轻才俊的老师给我们讲课,如宋文瀚、叶柏村、王冥鸿、戴林淹、张永绵、周舸岷、叶葆汉、陆稼祥、林国廷、张叶芦等等老师,他们讲起课来,见解精辟,分析透彻,纵横对比,不断探究渊源⋯⋯使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天天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慢慢地,我们知识变得丰富起来,视野也变得开阔起来。老师们上课,还常常结合教学内容讲自己研究心得,培养我们学习的探究精神及做学问的认真态度。老师们授课,使我们每堂课都有许多获得感;一门学科学毕,我们的收获都是满满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们不但将丰富的知识传授给我们,而且将怎样做人,默默地在我们面前树立起了高高的人生标杆。老师们爱岗敬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了培养我们,废寝忘食地工作着。生活清贫,艰苫苗斗,可从无怨言。他们辅导学生,总是全身心地投入,从不要求回报,有的还带他们到家里进行辅导。老师们爱学生,如同爱自己的于女。老师们的奉献精神,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我们。在我们学生身上,像春风化雨一样,"润物细无声"。老师们的优秀言行、培养了我们的品质和人格,使我们终生受益。

在学校和老师的培养下,使我成为一名中学教师。老师们的言行激励着我,我在教育岗位上坚持了四十余年。我不忘老师的教诲,努力培养学生。在学校干过教导主任、校长等工作,默默地奉献人生。在实践中,还参加了浙江省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工作。1987年5月,还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会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著名科学家的接见。我想,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母校和老师培养教育的结果。没有母校和老师的培养,就没有我今天。母校就是我的家,我感恩母校!

 

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首届毕业生邵介安(2016・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