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迎来了母校――浙师大建校六十周年华诞。数本591班成立了由朱承信、邢怡琴、王家林等同学组成的六十周年校庆同学会筹备小组,具体筹备如何参与母校六十周年校庆活动,并提出了具体意见:
一、为母校校庆提供有关资料和实物;
二、为母校提供每位同学的详细信息;
三、为母校六十年华诞献礼。
上述意见,通过信函告知会班每个同学。
同学们接到筹备小组的通知后,心情异常激动,一件件往事浮现在脑海中:
我们不会忘记,1956年9月到杭州体育场路浙师院本部报到的情景;
我们不会忘记,1956年10月到金华罗店公社参加劳动,为母校搬迁到金华作准备;
我们不会忘记,1960年,为国家承担困难,到杭州留下外桐坞农村边劳动边学习的艰苦岁月;
我们不会忘记,为承担国家困难,有四位同学提早离开学校、离开了我们;
我们不会忘记,在文一路浙师院数学子大楼(在现杭州师范大学内,已拆除)学习、生活、劳动的情景;
我们不会忘记母校对我们的培养,母校教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此时此刻。我们深深怀念廖念怡主任、蔡清江书记(团委)、骆祖英、徐福昌、吴鸿儒、徐士英、奚瓯根、梁杭......等老师,没有母校的培养,没有母校友师的教导,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母校难忘!难忘母校......
我们也不会忘记,毕业五十多年来,我班先后在金华、绍兴、宁波、杭州、嘉兴、天台、余杭及上海青浦举办了十次同学会(其中金华、杭州各两次),共叙同学情谊。
这次再到金华相聚,参加母校六十周年华诞庆典,其意义更为深远。但毕竟我们已是近八十岁(有的已超过八十)的老人,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不少同学很想来金华参加庆典活动,但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这次我班参加母校六十年华诞庆典活动的同学不足10人,但带来了全班同学对母校的一片心意。尽管我班级没有老总、老板,都是普普通通的教师,但全班同学对母校的捐款数达16200元。
朱承信同学还献出了他在担任“浙江省教研究”数学教研员期间负责编写的一套义务教育数学课本(共九册),这是非常珍贵的一件资料,要对浙江省义务教育做出过巨大贡献。
不管不这次来金华也好,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来金华也好,我们数本591班全体同学都有一个心愿:祝母校兴旺发达、越办越好,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数本591班 赵增耀
2016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