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①·我曾经的那位助教

冷墨い执何意 ゞ

我和他第一次相遇,我大一,他研一。

十月初的一个下午,突然落雨。没带伞的我,只能在人文楼檐下等待。而他也匆匆从行道跑进来躲雨,发丝凌乱,略显狼狈。一米七八的个子,身材适中,墨黑色的头发散落在耳侧,左斜刘海微盖住黑色的镜框,眼角上挑,鼻梁稍挺。刻字白T,黑色的七分裤,一双银灰的球鞋。左手略扬,一只泰银手镯,个性复古,低调而不失大气。

我侧身望向他,他朝我一笑,笑容温暖从容。我虽也回之以微笑,却终是沉默不语。胆怯的我没有开口的勇气。只是莫名喜欢他的笑容。

大一下,我成为了现当代文学的课代表,而他是吴老师带的研究生,作为我们的助教。开课那天,我知道,他,许非,来自杭州,浙师大中文系本科保研,喜欢听歌和写作。

五月末,他交代我六月中旬收齐作业,那时的我,虽应下,但却因忙于校院两级部门工作,错过了时间。那天课上,老师责问,我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他却站上前,将过错揽在了自己身上。看着老师眼中明显的不满,懦弱的我,竟然没有能够说出真相。

后来,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我犹豫再三,一拖再拖,却最终没有当面向他承认错误。而他也不曾提起。也许自觉心虚,那段日子,我居然刻意避免与他产生交集。甚至于他离开前给我留的言,我都不敢回复。

再后来,因为一些意外,我们竟断了联系。

如今,我即将去往他的家乡读研。如果校友办的老师同学能帮我找到他,请告诉他,我想见他。我不再是当初那个拘谨胆小、消极逃避的小女孩了,我可以正视自己的错误,正视自己的心了。

我想对他说一声对不起,还有……

“好久不见,我还在想念你的微笑。我如期而来,你是否还在等待?”

故人②·曾经的朋友

@_@

日升日落,转眼间已经师大毕业2年了,可闭目回想,一个身影依旧清晰。

初见是在桂苑办公室里,依稀记得她有一双大眼睛,面带浅浅的微笑,戴着一副黑色眼镜。“感觉没见过你唉”。“啊?我最近转过来的。”她的有点急促回答道。

然后我与她一同做完了工作,一起离开了办公室,然后不小心叫错了她的名字,问了联系方式,第一次相遇便结束。

然后我们就开始了水到渠成般的聊天,并在不知不觉间成了习惯,在不知不觉间成了彼此倾诉的对象。当时的她不太高,瓜子脸,有着齐刘海,总是浅浅的笑,数学专业。

依旧记得当时彼此之间的生活仿佛是两个极端,她忙的不可开交,我闲的无所事事。我没有她那么多的作业,没有她兴趣广泛的课外班。依旧记得当时的她一周只能吃三次午饭,其他中午要么俱乐部,要么日语课,要么要值班。重压下的她显得更加的脆弱,心情时好时坏,一点点小挫折往往会使其难过许久,而我便充当了当时她的心理医生,逗她笑,转移她的注意力,力所能及的帮她一些事。我们不经常见面,平时聊的很开心,见面也会感觉氛围有些许压抑。见面时的她感觉没有了在手机上的活泼,显得有些许羞涩,只是以笑回答着我。

慢慢的,习惯变成了厌倦,慢慢的,我们停止了联系。如果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时间果然是最大的杀手。最终的我们变成了点头之交……

突然的回想,突然想说出当时未能开口的话,真想笑着对她说一句“嗨,你还好么?”。希望校友会能帮我圆此梦。

故地·考研教室的靠窗座位

BIUBIU

已经毕业多年了,回想起大学的时光,最难以忘记也最印象深刻的仍是考研的那段时光。即使有做不完的试卷,做不完的题目,但也正是那段努力拼搏的时光,才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那时候的我们啊,占准了一个位置便“圈地为王”,那一个座位便成为了我们的“家”,我们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这小小的家中度过。也曾因疲惫多次累趴在那木质的桌子上,但仍努力睁开厚重的眼皮,摇一摇脑袋,继续奋笔疾书。每天趴在桌子上迎来第一缕曙光,阳光透过玻璃射在厚厚的那叠试卷上、桌面上,熠熠闪光。

现在回想起那段在考研教室度过的时光,仍对我当时所坐的位置印象深刻,木质的桌面像沟壑纵横的树皮,透露着年代的气息。那时的我为了激励自己还在桌面的右上角上贴了张纸上面写着“加油”二字。座椅因饱经风霜有点下凹歪斜,但坐习惯了还别有一番舒适感,在座椅的把手上我还曾系了一根红丝带,作为我的独特标志。不知它现在是什么模样,不知它是否一如当初。

希望校友会的同学们能将我那时坐的位置——六排最右边靠窗的座位如今的现状拍给我看一看,谢谢大家!

故物·新田墙上的黄色大笑脸

Tang子婧

对几年前的东西念念不忘的估计也就只有我了哈哈,希望后台小编不要嘲笑我。

我想拜托校友会的同学帮我拍个新体上的涂鸦。

涂鸦大概在新体西南角的一个入口处,在二层靠近北面的墙 。画的是一个大大的笑脸和“5.23”,很好找,应该能找到。

如果找不到的话那一定是被学校发现刷掉了,那也没事,帮我拍一下盖上去的新鲜的石灰浆吧,大一的时候曾经拍过一张原来照片,做个对比放在一起也不错。

故事很简单。我大一的时候因为心情不好,一个人在新田瞎逛,转角看到那面墙上的那张大黄脸,忽然被这张大黄脸感动得要哭,于是拍了张照片发到了空间里(那时候还是文青来的)。

那么高潮就来了。高中的一个玩的很好的男生忽然向我表白了。

恩,5.23是他生日。

当然这位同学确实是想太多啦,我平常日子过得粗心大意一直记不太清别人生日。这位同学和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同班同学,保持着十分诡异的默契,玩得不咸不淡颇有君子之交的意思。后来他去了武汉,平常插科打诨老不正经但还是依旧在微信有保持联系。他后来告诉我他高中毕业后一直怕异地耽误我,看到照片就觉得非表白不可了。

然后

我们今年刚订婚啦(羞涩捂脸)~

这张大黄脸和“5.23”算是我们的媒人,所以希望结婚那天能把我们的故事完整叙述一遍,以师大为媒,我觉得真的很幸福!麻烦校友会费心帮我找找啦,笔芯!(后附我以前拍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