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律和中文一双翅膀,为国护法,为民请命。

  吕俊的母亲是浙师大中文系教师,引导她最初选择了就读中文系。不过“家族遗传”的扶危救困基因,让吕俊最终走上了法律的道路。

  吕俊的爷爷就曾古道热肠地助人打官司,父亲又是矢志护法的“江南一怪”,在长辈言行身教的熏陶下,吕俊拥有了“成为一名律师,追求法治、为民请命”的愿望。“父亲以其弱肩担道义的风骨,开创了昆仑所,引领着律师吕家军奋勇向前。他年近八旬,依然在律师岗位上为正义而拼搏。他言传身教,指引我以正气、虎气、才气、灵气、和气,为国护法,为民请命。又是重阳,传承父辈们的精神是对他们最好的慰藉。”吕俊在今年重阳节写下这样一段关于传承的感悟。

吕俊父亲牵着她的手走进了法律之门。父亲的悉心指导加之浙师大中文系的陶冶和训练,让吕俊获得了法律和中文这对翅膀。

  因为对律师职业情有独钟,吕俊走上了这条道路,并选择了做刑辩律师——律师职业中风险较大的一职。走上法律道路之初,吕俊所追求的就并不是安身立命,而是抱着追求法治的理想。“律师不是一种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一份富有挑战的、直接为法治而拼搏的职业,它的发展程度足以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准。”吕俊之所以如此钟爱这份职业,正是因为她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当事人实现公平正义。依她看来,这是一份具有情怀的事业。

  做刑辩律师,吕俊始终有一套她自己的职业规范——第一,必须对法律敬畏;第二,必须对当事人真诚;第三,必须有责任担当。刑案关系到人的政治生命,乃至生死予夺,且总要站在检察机关或公安机关的对立面上,对其不合理、不合法的权力行为进行种种批判,风险特别大。因此在工作中,不仅不能有丝毫懈怠,还应有敢辩的铮铮铁骨!

  “我选择当刑辩律师,也正是因为刑事辩护难度大、风险高,故而更加能凸显其重要性。如我父亲在其《五气》一文中所说‘越难越险,越有律师的用武之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做新时代“花木兰”,驰骋职场,决战决胜。

  从历史到当前社会,各个行业大多都是男性占据主流,律师行业一直以来也不例外。作为一名女性律师,特别是成功的女律师,面对此类社会现实,吕俊认为,女律师相较于男律师而言,仅仅是性别不同。在如今这个时代,男女都一样。录取标准一样,工作要求一样,所有律师,无分男女,都要一样的努力,一样的拼搏。“现代女性,在职场上,就不要在意自己的性别,要有花木兰那‘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勇气、胆魄和才华,方能驰骋职场,决战决胜。”她感叹道。

  至于偏见,是不可避免的。别人一看到外表柔弱的女律师,可能偏见犹甚。就曾有当事人见到吕俊时,说她太年轻、太柔弱,案子交办不放心。但吕俊认为这无需解释,只需行动,将受托之事当成自己的事办,办好每个案件,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


践行“五气”理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律师是个充满挑战和新鲜感的职业,每天都会接触到千差万别的案件,在美丑善恶之间游走。而吕俊始终践行着父亲总结出的“五气”的理念——“正气”,刚正不阿;“虎气”,动真碰硬;“才气”,学识渊博、才能出众;“灵气”,应对敏捷、方法灵活、抓住战机;“和气”,以和为贵,尊重善待他人。对于律师工作,吕俊强调:“唯有弱肩担道义,扬五气,才能智若泉涌,力量万钧,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个笼统的、抽象的概念,只有牢记初心的内涵即践行“两维”职责,才能永不偏航,不做法律商人和诉讼掮客,而做护法的天使!为此,吕家律所以“为民请命,为国护法”为宗旨,建所以来一直时刻提醒每位律师不忘初心,保持护法的战斗热情,坚定履行护法的使命。


  代代相传:二代律师,二代师大人。

  吕俊和她的父亲既是律师,也同时都是浙师大的学子。这种传承让人觉得既珍贵又感动,谈及传承,吕俊说道:“我家二代律师,同时也是二代师大人。从传承角度讲,师大是育人的大摇篮,我以一家都是师大人为荣。”吕俊铭记母校“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校训,并将其贯彻在律师工作中,激励着她在律师道路上砥砺前行。

  基于此,对于校训,吕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砺学砺行’就是要求我们学行并举,勤勉不懈,精益求精,攻坚克难,砥砺前进。按照王阳明的说法,知而不行,非知也。学无止境、学行结合、相得益彰,这是一条真理。律师行业,就是这样一个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的职业。一个称职的律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法律功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还要有超群的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口才,在庭上善抓战机,庖丁解牛。这些都要靠平时下功夫,熟悉案情,抓住牛鼻子,找准突破口。在办案中升华自己,平时也要多写写文章,锻炼写作技巧,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吕俊曾在浙江工人日报开设《吕俊说法》、在金华日报开设《点说清理法》法律专栏,写过不少文章,对她整体业务水平的提升带来许多益处。

  “而‘维实’体现在办理每一个具体而微的案件时,都要敢于、善于求真,为真相呐喊,如此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因为只有当律师深入当事人的案件之中,才能发现社会矛盾中最真实的一面,也才能最了解每个当事人的困惑与矛盾的深层原因。‘维新’就是要培养和炼就顺应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刑事观念的改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前提倡“不枉不纵”,这是对“宁左不右”的“宁枉不纵”的“有罪推定”的否定,是大进步;但现在又已发展到“宁纵不枉”的“疑罪从无”的“无罪推定”的新观念,为最大限度消灭冤假错案、实现真正的公正司法、保障人权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总之“维实维新”,使吕俊把心智集中到每个案件的细致分析上,想尽办法寻找真相、证明真相,并找到妥善的解决之道,满足当事人与社会的共同需要,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校风和家风熏陶、哺育了我,这就是我对‘传承’的感受。”

  对于浙师大的学子们,吕俊也述说了她的期待:“浙师大春催桃李,芳满九州。师大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各个领域人才辈出。借用高尔基《海燕》中的一段话: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年轻人,拿出你们的勇气来,无惧困难,往前冲吧。”

  吕俊希望师大学子,珍惜在师大的学习机会,刻苦好学,强大自己,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智慧;不怕挫折,看淡危机,拥抱不确定性;保持崇高的理想,坚定信念,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战斗力,谱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