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师范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杨玲在蒋兆悦先生捐赠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娄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在这美好的初夏时节参加校友蒋兆悦先生向母校捐赠的仪式。首先,我谨代表浙江师范大学向各位领导、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校友蒋兆悦先生的慷慨捐赠以及各位领导、嘉宾对学校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省重点建设高校,1956年创建于西子湖畔,1965年南迁浙中金华。今年是浙江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在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下,校庆活动紧紧围绕“校友”和“学术”主题,充分展示了学校的办学成效,彰显了大学的文化精神,进一步汇聚了推动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近年来,我校在文化建设平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拥有综合性校史博物馆、国内首个非洲博物馆、国内高校首个乌克兰博物馆、主题性陶瓷艺术馆和综合性文博馆等。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高校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单位。事实上,学校事业的每一步发展、每一个目标的实现、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校友们的贡献。广大校友心怀浙师、情系浙师、支持浙师,以不同的方式助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形成了浙师人爱校荣校的风格和传统。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蒋兆悦校友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凭借对专业知识的钻研、对古玩收藏的执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已经成长为国内知名的青年文物鉴赏家、收藏家,“世界上捐赠文物最多的人”吉尼斯世界纪录创造者,并荣获“杭州市杰出青年”“杭州市青年英才”“最美浙江人2012青春领袖”提名奖等荣誉,被誉为中国“80后”收藏界领军人物。在上个月,蒋兆悦校友做客我校师生共话成长品牌讲坛——丽泽故事汇,以《我的收藏我的路》为主题向学弟学妹作了一场内容生动、富有启发的精彩报告。接下来,我们还将邀请蒋兆悦校友受聘担任我校兼职教授,期待蒋兆悦校友能够跟我校相关学科专业的老师有更多的交流和切磋,共同为广大同学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蒋兆悦校友将自己收藏多年的一大批文史资料、文物器具等珍贵物品捐赠给母校,体现出校友对母校发展的深情厚谊;这些物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和教育价值,必将极大的丰富浙江师范大学文博馆的馆藏,有力推进文化校园建设,深化师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借此机会,再次向蒋兆悦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在场的各位领导、嘉宾能够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学校发展!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嘉宾身体健康,生活幸福!http://jjh.zjnu.edu.cn/editor/themes/common/anchor.gif


二、杭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市档案局专咨委主任、杭州市人民政府原秘书长娄延安校友在蒋兆悦先生捐赠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杨书记、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受邀来到美丽的浙江师范大学,参加我市杰出青年蒋兆悦先生的文物捐赠仪式。首先,我向捐赠仪式的顺利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上午参观了浙江师范大学的非洲博物馆,从侧面了解到学校办学的“并、迁、拆、合”曲折历程,历代浙师人在艰难中创业,在服务中成长,培养了一大批卓越人才,创造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为推动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在浙江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省委书记夏宝龙、省长李强对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报告作出专门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并给予厚望。我相信也衷心祝愿浙江师范大学早日建成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综合一流大学。

甲子芳华创名校,教泽天下育英才。长期以来,浙江师范大学的师生和校友,形成和践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精神。蒋兆悦作为师大校友,既是“敢做事、会做事、能做事”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是富有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杭州名人,更是杭州着力培养的杰青代表,可以说他是杭州文化领域的“最美名片”,代表着杭州文鉴的最高水平。早在2010年,他就无偿捐赠二万一千四百件珍贵档案、文物给杭州市政府,成为“世界上捐赠文物最多的人”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创造者。所捐之物经浙江省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审核评定,数量之多,价值之高,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珍贵文物。市政府为表彰其行特在市档案局设立“蒋兆悦档案实物陈列馆”,这同时也是杭州首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陈列馆。要知道在杭州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官方展馆如唐云艺术馆、连横纪念馆,屈指可数。2011年2月-2012年9月,在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中策职高,捐赠价值1300万元文物创办全国首家奖状博物馆、浙江首家烹饪专题博物馆、杭州首家会计专业博物馆,开全国职业教育先河。在杭的各大博物馆的馆藏珍品几乎都可见到蒋兆悦先生的捐赠足迹。个人累计慈善捐款达600万元资助贫困山区失学儿童并捐建爱心饮水工程。

作为“最美浙江人”的青春代表,我省历史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我市档案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最年轻的专家委员,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省吃俭用地用平时积攒下来的钱去换取历史遗珍。以藏养藏,年少成名,不骄不躁。19岁登杭图文澜大讲堂,26岁在浙江省图书馆开讲,为杭州乃至浙江文博事业的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体现出最美城市的正能量和核心价值观,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赞许。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在蒋兆悦成绩的背后,是他每天日以继夜的发奋温书,不断钻研积累,不耻下问,遇到问题不解常常熬夜至凌晨三四点钟,用“废寝忘食”四个字来概括一点也不为过。我问他他常说,“事情总是要有人去做的,累一点没什么的。”我在钦佩的同时,深受触动。为我市能有这样一位优秀的青年才俊感到无比自豪。适才又欣闻师大将敦聘蒋兆悦为师大的兼职教授,可以说是师大校领导对蒋先生的学术肯定,是继破解“西塔潘猜想”中南大学学生刘路后,全国最年轻的教授,更是杭州的骄傲!

高校博物馆从整体来看,规模不小、数量也不少、很有潜力,但需去伪存真,保证其学术严谨性。文物入藏高校博物馆是发挥其教育价值的有效途径。今天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在杭州市、金华市相关部门及浙江师范大学学校领导的大力推动下,蒋兆悦先生真情回馈母校,助力地方文化建设,向浙江师范大学无偿捐献一大批私人珍藏,此举具有重要的跨引领和示范性意义。希望浙江师范大学能够继续加强扩大文博馆建设,依托相关学科专业资源和优势,增强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加大对文化景观的营造,更好地发挥藏品的社会价值,高效地为社会各界服务。

最后,预祝捐赠仪式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师大发展越来越好!适逢今天国际博物馆日,祝各位领导、嘉宾,身体健康、节日快乐!谢谢!


、金华市政协常委、民进金华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吴瑞成在校友蒋兆悦先生捐赠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娄秘书长、杨书记,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受邀参加蒋兆悦先生捐赠文物仪式,非常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民进金华市委员会向出席今天捐赠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和蒋兆悦先生表示诚挚的敬意,对捐赠仪式的顺利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浙江师范大学是金华市域内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具有鲜明的教育优势,以及雄厚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是金华市闪亮名片。金华是国家历史名城,8500万年前,东阳龙在这里繁衍生息;1万年前,这里进入了农耕时代,稻花飘香;2200年前,这里开始设县建郡。素有“江南邹鲁”、“文物之邦”的美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都最终转化为“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发展优势。之前浙江师范大学老校长蒋风讲授向金华市博物馆捐赠156件文物古籍和今天浙江师范大学校友蒋兆悦先生向母校无偿捐赠53组珍贵文物的高尚义举,这些都见证了浙师大和浙师大人对于金华文博事业的热心参与,对金华“文化强市”建设的大力支持。

蒋兆悦先生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是民进杭州市委会自1952年成立以来发展的最年轻的会员。金华市老领导、民进中央委员、杭州市政协副主席赵光育两次专门致电于我,推荐蒋兆悦会员,称赞他年少饱览群书、学富五车、通达古今,为人低调谦和、做事认真负责、淡泊名利,为浙江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以及地方文化建设倾注满腔热情。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也感同身受,我为民进有这样的会员感到自豪和骄傲。借此机会,希望杭州市相关部门、浙江师范大学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金华的地方文博事业发展,依托你们的文博资源,共同打造金华市文物保护、修复、征集、展览和研究宣传等工作的新高地。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校友蒋兆悦先生在捐赠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杨书记、潘校助、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下午好!再一次回到母校,心中依然是温暖的感觉。这份温暖来自帮助我学业进步、事业进步、陪伴我人生成长的母校师生,来自省委省政府、杭州市、金华市相关部门领导及各位嘉宾的关心,在此,我向大家表示由衷的谢意!(鞠躬两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文化是城市的魅力之源。它既是一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精髓和灵魂。其中最能体现城市文化传承和创意的应该是城市的文化地标,师大就是这样一位花甲老人,年逾六十却凝聚着一座城市的品格与精神。

文化盛而城市兴,城市兴则文化盛。漫步一所大学,如果你能快速地发现和体验其中的那份美好,细细品味还可读出这座城市的深邃与厚重,并且让你思考和享受人生之博大精深,甚至可以让你触摸她那可亲可爱的温度。我想,你探索到的一定是一所伟大的大学。她精致和谐,大气开放,(伸左手)来源于“天工开物”所赐予的山水之美,在发展脉络里编织进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更是承接着数千年来由历史根脉所铸造的人文精神。

在这所注重“学行结合”、“实新偕进”富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浓郁的现代大学,我们要谦逊地继承和维护文化,精心地滋养和丰富文化,通过语言、称谓、观念、习俗等无形性格去体现,通过建筑、街道、山川、河流、雕塑等有形元素去表现,让独特的文化地标在历史中闪耀人文之光。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说:“任何国家与个人,不管发达还是欠发达,不是经济选择,而是文化选择。”鄙人学浅,承蒙母校厚爱,在表达捐赠意愿后,母校高度重视指派专人来杭对接并安排场地用于捐赠文物的展示和陈列,令我十分感动。在此我也非常感谢在背后默默付出辛勤汗水的校友办所有同志,感谢人文学院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受聘师大兼职教授,我感到使命在肩,责任在身。借此机会,再次感谢母校及幼师学院老师的培养、感谢师大领导对我的关心和信任!今后我将进一步充实文博馆馆藏,促进母校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为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好服务工作。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人生的价值就是用有限的生命去做利益与社会永恒的事物。谢谢大家!(鞠躬)


(2016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