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个人申请,人文学院徐剑艺、顾亚维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评审,以下同学成为人文学院2017-2018学年徐剑艺、顾亚维奖学金获得者。
深造升学类
王海晗,人文学院15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曾任15级现当代与儿童文学党支部书记,现已考取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期间,曾获首届杭州青年文艺评论大赛三等奖,在《名作欣赏》《新民晚报》《文汇报》《绍兴晚报》等刊物发表文章,并获得浙江省优秀毕业研究生、浙江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等多项个人荣誉。
吴瑞东,人文学院15级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考取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敏捷,视角独特,富有探索创新精神。研究兴趣为汉语词汇史、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义学。曾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范丽婷,人文学院15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生,在浙江省第十八届语言学年会上报告论文,参加全国汉语言文字学高级研讨班学习。
沈秋之,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48班学生。曾获浙江省大学生汉语口语大赛三等奖,校学子英才(5%),校二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荣誉。2018年研究生考试中以专业总分第二的成绩录取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计金慧,人文学院人文教育141班学生,曾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二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考研以初试第一、复试第二的成绩录取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
焦秋菊,人文学院历史学141班学生,现已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曾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
创新创业类
魏颖,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15级学生,曾于一级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论文《从语言生态位视角看汉语敬语》。
郑洁,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45班学生。三年绩点专业第一,曾多次获省政府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获省第十二届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二等奖。
此外,曾前往嘉善参与公益支教,担任金华东苑小学辅导员,多次前往省重点中学参与教育见习和实习。目前已保研至南京师范大学。
冯丝源,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54班学生,现任校主持人队团支书。曾获“爱我国防”全国大学生演讲赛二等奖,浙江省第五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一等奖、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
郭爽,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56班学生,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记者。曾获201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特等奖。
戴逸帆,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64班学生,现任校学生会新闻校对部副部长、校主持人队副队长,曾获“我青春,我健康”2017年全国大学生青春健康演讲大赛二等奖;中国计生协2017年大学生青春健康演讲大赛浙江预选赛一等奖;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本科组三等奖;2017年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朗诵类甲组二等奖。
孙璐颖,人文学院人文教育161班学生,现任人文教育161班班长。曾获201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特等奖,2017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校级一等奖,省政府奖学金 ,文体活动优秀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荣誉。
叶兰锋,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51班学生,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电台中文播音。曾获得浙江省第五届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一等奖。
王晨逸,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54班学生,现任院学生会副主席兼文艺部部长,曾任砚边艺社社长、16级三笔字课助教、校女生领导力训练营成员等。曾获2017年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声乐甲组二等奖、校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校电子商务大赛二等奖、院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
方媛,人文学院15级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曾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苏州大学学报》《兰州学刊》等报刊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先后获得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葛丽辉,人文学院16级儿童文学专业研究生。浙江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第七期学员。获2018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立项。以负责人身份参与的儿童阅读项目与浙师大网络经济创业园签订孵化合同,入驻众创空间。主持的项目曾在学院及全市创业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
奚佳佳,人文学院16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现任2016级语言历史班班长。方言影像家谱模板系统研究项目负责人(获“2018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立项),廖氏方言影像家谱核心研发人,曾参加首届中国方言文化开发应用研讨会并做项目分享曾参加第四届苏州环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完赛),任浙江新闻网《夜读党史》专栏编辑。
社会实践类
林乐慧,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53班团支书,现任院党员之家主席。曾两度参与校院暑期社会实践,并担任院队副队长,两度获校“两学一做”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先进个人,校“感恩母校行”优秀志愿者个人等荣誉称号。
陈瑜,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55班学生,中共党员。现任人文学院团委副书记、班级心理委员,曾任2016级新生学长。曾多次获校“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优秀心理委员”、“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曾获三等奖奖学金、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
曾连续两次参与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所在团队曾获得省级优秀团队,并均获校“杰出团队”荣誉称号;个人获校暑期实践先进个人称号。
索蓉,人文学院15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人文学院研会副主席,现任15级中国史专业联系人。曾参与2013年春运志愿者实践活动、2016年暑期追寻金华山文化系列活动人文学院研究生暑期实践队“国学班现状调查”社会实践活动、2017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
闵长欢,人文学院历史学151班学生,现任院晨晖社副社长。大二曾赴首都师范大学交换学习,大三参加我校首届亚太新加坡香港研学活动,多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称号等先进个人称号,勤奋刻苦,自强不息。
单伟乐,人文学院16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现任校研会主席团成员、院研究生会主席。研究生期间曾获2017年度校级暑期社会实践服务月“先进个人”,并带领团队推出暑期特色板块,并带领团队推出暑期特色板块,其新闻获《钱江晚报》、《浙江在线》、网易新闻、中华网、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媒体转发;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论文《“丑陋与至美”:<檀香刑>中的“天足”》发表于《北方文学》。
赵婷,人文学院16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现任人文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16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联络人。曾获校一等学业奖学金,获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度“优秀团干”、获人文学院“优秀研究生干部”、获人文学院2016年度“优秀团员”、获人文学院第十届研究生会“优秀干事”等荣誉称号。参与的人文研会暑期实践活动获浙江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社会调研报告三等奖。
干红婷,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56班学生,现任院学生会副主席。多次以主要负责人身份组织并策划一系列校、院级特色文学品牌活动,例如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院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现当代一流学者对话教学活动等。
吕贵云,人文学院人文教育专业151班学生,现任院社管会主席兼学生会副主席,人教151班班长。曾获省政府奖学金,校优秀团干、团员,院暑期实践先进个人的称号,大二担任“情韵婺水,逐梦菁华”暑期社会实践队赴磐安小分队队长,策划实践活动成果汇报,效果显著。
塔吉姑丽·麦麦提,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55班学生。曾参加浙江师范大学第二期民族生卓越人才训练营被评为优秀营员;在校庆志愿者活动被评为优秀志愿者。每年寒暑假参加当地的社会实践以及志愿者活动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得到好评;在学校品学兼优,助人为乐。
文学创作类
黄林涛,人文学院历史学151班学生,现任学院党员之家党团服务中心主任。曾参与学院历史学专业宣传视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成果奖视频的拍摄制作。
刘靖靖,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51班学生,现任院党员之家党建宣传中心主任。于中国诗歌网、《美文》、《永嘉文艺》等媒体平台发表诗歌、散文万余字。于《中国青年报》、浙江新闻、《金华日报》、搜狐网等主流媒体发表新闻作品。
王文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51班学生,现任院学生会副主席兼新媒体中心主任。曾于中国青年网、《钱江晚报》、浙江新闻、《金华晚报》、《温州日报》等多级媒体发表新闻作品。
黄晨屿,人文学院15级儿童文学专业研究生,现任专业负责人、党支部宣传委员。曾于《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中华读书报》《文艺报》《文学报》《十月少年文学》《儿童文学》《出版人》等多级媒体发表评论文章及文学作品。
团队类
文史协会团队,文史协会,成立于2002年,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类社团之一,获2017年全国高校“阅读推广”十佳学生社团。以“独立思想,自由人格”为宗旨,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活动能力,连续多年被评为院优秀社团和校先进团支部,曾在2014年受邀参加全国高校社团史学论坛。
婺上初阳青小队,婺上初阳青小队是由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潘洁妮、董雯雯、肖瑜、于晨、王嘉仪、柴依林等六位组成的一支实践队伍。该队的项目“共享阳光,让爱飞翔”亲子携手俱乐部于2017年获得浙江省首届妇女儿童公益服务项目创意大赛一等奖,成为省妇联资金支持项目。
2017年7月婺上初阳青小队在人文学院招募20余位志愿者,并于金华市投入了实践,实践获得“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答辩一等奖”。
用“新生力量”留住地域神味团队,“用‘新生力量’留住地域神味”团队于2015-2017年赴永康、绍兴、宁波等地开展调研活动,参加浙江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最终斩获浙江省第十五届挑战杯·富阳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邵瑞彭诗词注释组,邵瑞彭诗词注释工作组:团队成员有浙师大本科生三名:陈泽、傅冠华和胡秀玲,均来自汉语言文学155班。参与了《邵瑞彭<杨荷集>注释》、《邵瑞彭<山禽余响>注释》、《邵瑞彭散佚诗词注释》等相关注释工作。
来源:浙师人文之窗